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第186章 我那么精致一个国公府呢?

第186章 我那么精致一个国公府呢?(2 / 3)

好好教育这个儿子一番。

就算曹国公府家大业大,可是也不能这么败家啊!

等李景隆走进棚子里面,只见李弘壁正蹲在地上,细细打量着什么东西,双手还沾满了泥土。

“吾儿,你这是在干什么啊?”

李弘壁也没抬头,甚至目光都没移动过。

“回来了?”

“爹你下一道命令,这温室大棚,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除了你我父子二人与老全叔外,还有那五个从庄园里面调过来的老农,其余人严禁入内,否则家法处置!”

“要是外人进了这棚子,国公府护卫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打断腿送到乡下种地去!”

此话一出,李景隆顿时就惊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老全叔也是满脸骇然之色。

他从未见过小公爷如此郑重的样子。

李景隆也顺势蹲了下来,映入眼帘的只是几根小嫩苗,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宝贝,乡野田地里面一抓一大把。

“儿呐,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李弘壁抬头看了一眼,决定如实相告。

毕竟他还要忙着国子监的事情,不可能时时刻刻地待在这国公府。

所以守护红薯苗的重任,就只有交给李景隆……算了,这老纨绔不祸害它就行了。

还是交给老全叔看着,才能够让人放心。

“爹,老全叔,你们知道南方水稻亩产量多少吗?”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至少对李景隆而言是如此。

他一个锦衣玉食的老纨绔,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去关注过这些东西。

但老管家李全却不一样,他负责管理曹国公府名下的田产,所以对农事还算了解。

“小公爷,因南北气候差异不同,所以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一个青壮的男人,耕种一亩地,最多能得麦两百多斤,也就是一两石左右。”

“南方的水稻产量则高一些,可高的也有限,寻常水稻产量平均下来,大概亩产两百来斤,也就是两石左右。”

“而江南地区,由于河流众多、水位较高,而且土壤肥沃,适于水稻生长,因此水稻的亩产量相对较高,一般在三百斤到四百斤之间,也就是三石到四石左右!”

在大明,一石差不多是一百二十斤。

李弘壁听到这个数字,并不觉得意外。

放在后世,水稻产量轻轻松松就可以达到一千斤以上。

可这里毕竟是大明,生产技术落后,远远无法与后世相比。

这就是大明百姓南北的主粮,北方小麦亩产一两石,南方水稻亩产三四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