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前夕(2 / 3)

毕竟在前世那个世界,可是袁老爷子带队,烧了国家数之不尽的研究经费,上百位科研人员,辗转全国各地挑选稻苗,这才找到传闻中的雄性不育株。

再经过数年研发,第一代杂交水稻才堪堪问世。

所以对于李隆能不能搞出来杂交水稻,李长空完全不抱任何指望。

毕竟你一个古代人,要是能在缺少各种实验仪器的情况下一个人把杂交水稻弄出来,那就不只是天才那么简单了。

是妖孽!

放眼整个华夏五千年历史也不一定能出一个的妖孽!

他只需要李隆把他说的那些个水稻的性状结合在一起,然后产出种子就够了。

即便是这样的种子,只怕也能让大乾的粮食产量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上好几翻。

到时候不论是和朝廷合作,充作军粮,还是直接售卖,都是不小的生意。

当然,都已经上升到杂交水稻的地步了,生意自然是小。

最关键的,还是能养活更多的大乾人,最好让乾人不再因为饥饿而死去。

……

接下来几天,日子还是一如既往,家中多出来个李隆,也丝毫没有影响李长空武陵侯府和东宫两点一线的生活。

李隆对于李长空交给他的差事也很开心,每天天一亮就背起行囊去往西山,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才回来。

只不过,总有人是不满于这安稳现状的,只想搞出些事情来,彰显自身。

……

卢府。

卢恒看着眼前一位位弟子,眉头微皱,道:“李隆呢?怎么没来?”

“难不成是回乡了?”

乡试在即,卢恒每隔半个月,就要与学生们讲一次课。

但卢公是什么身份?堂堂户部左侍郎!岂能白给你讲课?

卢公不说,不代表你可以没有眼力。

这润笔费得有吧?

那以卢公的身份,润笔自然不是寻常人可比,千金怎么着也是要的吧?

所以,每多来一个学生,卢恒便开心一分。

每少一个学生,其脸色便要差上一分。

“约莫是回乡了,李隆向来胸无大志,只怕是聆听不了恩师的教诲。”陆俊达是所有学生中,润笔费给的最高的。

否则,以卢恒的性子,大抵是不会带他去怀庆公主所办诗会的。

可这去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

陆俊达不但没能借助诗会扬名,反而连带着卢恒一起,将脸面丢了个干净。

于是乎,现在卢恒对这个平日里最“懂事”的学生,很不感冒!

陆俊达也看得出来,所以急忙出言讨好。

“这李隆,当真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