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20章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第220章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2 / 5)

方法多得是。

比如令其“认祖”,比如以富庶之地易之,比如将佛教徒扔过去等等等等。

不过详细办法庞统是没打算和张飞说的,毕竟这事儿还挺遥远。

不过由此庞统也下定决心:绝不能英年早逝!

……

甘露殿中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

此前对于海洋到底有多富庶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但这个答案让他对于这海洋的渴望再也按捺不住:

“千秋之业,自海而始。”

而此前因疆域太大而无法有效控制所产生的忧虑,在此刻也缓解不少。

让西域成为大唐的走廊,让南海成为大唐的内海。

只要能成,这千秋之业,还有谁能与朕比肩?

想到激动之处,李世民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重重一拳砸在桌案上,让同样满心期待的刘仁轨吓了一跳。

“陛下?”

李世民摆摆手,略有不好意思,不过看着刘仁轨,眼神略有期待:

“正则能海战扬名,可是少时有奇人授海战之法?”

刘仁轨实诚的摇摇头:

“陛下,臣乃汴州人,少时粗通水性,不懂水战,更遑论海战。”

李世民顿时有点失望。

刘仁轨无疑是一个令他惊喜的人才,但如今海上有如此宏图,仅仅一个刘仁轨就有点不太够用了。

故而随口一问,便是想要看看是否有在野遗贤,但这么看来果然还是多想了。

随即李世民自嘲一笑,看那后世驳杂学识可见学无止境,哪有那么多生而知之的贤才?

还是要往治学倾注心血啊!

心中沉吟着,李世民在甘露殿扫视了一圈,同时在心中将李世勣、刘仁轨、房玄龄、阎立德等人记在了心上。

后辈说的清楚,因此他大概也能梳理出来,想要建海师的话,海军将士、算学研习、船舶改造,三者缺一不可。

若要出海,那海船便干系甚大,再由将作监司掌造船就不太合适了,那……

增设靖海司?不,还是等待会儿将这几人留下商议决定吧。

沉吟了一下,李世民抬头才发现刘仁轨还在认真瞧着他,明显还在疑惑皇帝为什么这么问。

将那些想法暂时驱散,李世民亲切问道:

“那正则可懂算学?”

说到此刘仁轨略有不好意思:“不甚懂。”

李世民点点头:

“既如此,便先入国子监修算学。”

刘仁轨自无异议,应承下来。

【英国在鸦片战争击败清政府后,李鸿章做出了一个判断,认为此时的华夏乃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