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78章 大非川

第178章 大非川(2 / 3)

浑已被吞并,那么下一件事自然就是要掂量一下这个大唐有几斤几两了。

于是670年,来自西域的加急军情送入了长安,瞬间成了整个长安城的头条:

吐蕃将领论钦陵正式进攻西域,连克西域十八州、龟兹拔换城等地,安西四镇已名存实亡。

被正面打脸的李治终于坐不住了,在四月份收到消息后当即就决定要出军!

但是在将领人选的问题上,李治再次犯了老毛病,召宰相研究了一个又一个人选,研究了一个又一个方案。

等最终薛仁贵为行军大总管领兵进入青海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份了。

初唐的气候与咱们现在不同,而且青海也地处高原,本身就气候诡异。

毕竟后来驻守安西四镇的岑参也写过“胡天八月即飞雪”,可以说八月之后冬季随时都可能来。

并且,吐蕃的论钦陵所率号称四十万大军,唐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

可以说从战争一开始薛仁贵就别无选择,唯有以骑兵奇袭,速战速决的打法,拖下去唯有必败之途。

因此进入青海后,薛仁贵选择跟关系并不和睦的副将郭待封谈谈心。

郭待封本身是忠烈郭孝恪之后,并且在灭高句丽时任李世勣的副将,认真算的话当时还是薛仁贵的上级。

无论比出身还是比履历,郭待封对薛仁贵都非常不服。

于是薛仁贵只能劝郭待封以国事为重,并且苦口婆心的劝说:

我呢,冒着高反的风险去乌海杀敌。

你呢,给我守好辎重,等着策应我就行了。

率领精锐轻装奔袭乌海后,薛仁贵在河口与吐蕃军相遇。

薛仁贵当仁不让纵马破敌,唐军斩获上万,缴获的牛羊数以万计。

喜气洋洋的薛仁贵赶着牛羊斩获回到乌海,并派人去郭待封那里寻辎重。

结果让薛仁贵大惊失色的是,郭待封压根就没听他的命令,在他出军之后就带着两万人以及辎重在后面缓缓朝着乌海进发,意图争功。

而就在半途,论钦陵率二十万大军发现了这头肥羊,一番激战下郭待封抛弃辎重当场就溜了。

后继无援的情况下乌海自然是不能待了,于是薛仁贵只能边打边退,退往大非川。

但让薛仁贵吐血的是,他交代郭待诏筑守的两座营寨一根木头都没见到。

而在大非川,吐蕃军完成了合围,一番激战后唐军死伤上万,薛仁贵在阵前与论钦陵议和后,方才带着残兵退回大唐。

此战之后,唐军从灭颉利可汗开始建立的四十年不败神话也彻底破灭。

薛仁贵除名,革为白身,三箭定天山的神将也就此陨落。】

“此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