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1 / 2)

皇帝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朕的姐妹大多已出嫁,朕膝下几位公主尚年幼,并无合适的人选。”

褚雄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您忘了九公主了么?”

“她也还小。”

褚雄垂下头:“十一岁,已经算不得小了。”

“可是吐蕃的德利赞普已经四十多了。”

“德利赞普乃一国之君,非寻常男子可比。”

皇帝脸色似有不忍:“九妹是先帝最小的女儿,先帝在时爱她若珍宝,朕不忍将她嫁去蛮荒之地。”

“皇上不必担心,赞普一定会善待公主。”

皇帝看着自己的手:“如此一来,总有人会非议朕待自己的幼妹刻薄。”

褚雄正色道:“吐谷浑突罗可汗野心勃勃,若有了吐蕃相助,更是如虎添翼,我大燕的边境可就危矣。九公主去吐蕃和亲,乃是为了国家安定,皇上到时候多为公主办些妆奁,风风光光让公主出嫁就是,臣相信先帝的在天之灵亦不会责怪皇上,更不会那么不晓事的人敢非议皇上。”

皇帝不说话,沉默了半晌,才道:“那就这样吧。”

“是。”褚雄忙道:“臣明日早朝时便上奏此事,相信诸大臣一定不会反对。”

“很好。”皇帝站起来,背着手走了两圈,忽然淡淡的道:“霍牧还是老样子么?”

“回皇上,安乐公仍是闭门谢客,终日以下棋钓鱼为乐。”

皇帝点点头:“嗯,朕记得明日是他的五十大寿,难道今日也没有人去他家为他做寿么?”

褚雄面有为难之色:“这个,臣不是很清楚。”

皇帝脸色突然一沉:“安乐公是国家功臣,亦是皇贵妃的父亲,朕的国丈,难道他门庭已清冷至此了么?”

褚雄吓了一跳,连忙跪下,皇帝的声音却已恢复了平静:“明日朕和皇贵妃会有赏赐下去,朕希望明日他的五十大寿,能办得热闹点。”

“是,臣明白了。”

“下去吧。”

“臣告退。”

皇帝重新在御案前坐下,端起茶欲喝,却发现这片刻工夫,茶已有些冷了,只随手一掼,茶杯便骨碌碌的滚在厚厚的地毯上,茶水洒了一地。赵承恩一进来便看见这一幕,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奴才该死,皇上恕罪!”

皇帝轻轻哼了一声,还未出声,敬事房的当值太监却捧了一个大银盘进来,上面搁着一排排绿头签,那碧绿清透的颜色,在烛光下看来仿佛一块块上好的翠玉,皇帝心下不耐烦,挥了挥手正想叫“去”,瞥眼之间却见到一个崭新的名字,那手不由得在半空中停住,然后缓缓的落下,半晌,终于拈起一块牌子翻转了过来,赵承恩抹了抹额上的汗,心下这才松了一大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