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28章 皇商要不得

第128章 皇商要不得(1 / 6)

皇太子到来,山东官员自然不敢怠慢,就要启程前去见驾。

朱标早就料到这一点,提前一步知会各地方衙门。

没有召见就不要来了,管好地方,配合金钞局工作就好。

即便如此,他刚到的时候,山东布政使也带领上百位官吏、士绅前来参拜。

朱标看着这位布政使,心里暗叹不已。

倒不是针对这位布政使,而是因为别的事情。

按照规定,布政司的最高领导应该有三个。

分别是主管行政的左右布政使,以及主管司法的按察使。

但因为胡惟庸案和赵瑁案,职务出现大量空缺,导致山东布政司就只剩下一个布政使。

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布政使权力过大,不利于政局稳定。

可这种重要位置,一时间还真不好填补。

低级官吏可以通过选拔民间人才来担任,高级官吏必须要经过系统培养才行。

主要是缺口实在太大,人不够用了。

这也是他不愿意大开杀戒的原因。

但现在说这个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只能加强监管,尽快将空缺补上。

很快朱标就安顿好,开始了工作。

他当然不会说自己的真正目的,表面上就是来推行宝钞新政的。

根本就没有人会怀疑。

暗地里则派人去打探,民间关于黄河的舆论。

百姓的反应嘛,其实没多大反应。

黄河夺淮入海已经过去二百二十余年,期间连年战乱,百姓流动也很大。

到了当前,百姓关于黄河的印象,就只有那一条故道了。

也就住在黄河故道附近的人,还在流传一些不知道真假的传说。

有黄河会如何,他们不知道。

可能会好一点吧,但谁知道呢。

再说了,这么大的事情哪轮得到小民百姓操心。

上面的人说要改道,难道我们还能反对不成?

与其关心这个,还不如关心一下一顿吃什么。

看到这些,朱标却松了口气。

他深知,在没有见到确切好处之前,想让百姓同意很难。

只要他们不反对,事情就已经成了九成。

现在就看士绅阶层的反应了,他们才是关键点。

他们读过书,有一定的见识。

关键是,下能裹挟百姓,上能勾连百官。

不把他们摆平,什么事儿都不好办。

士绅的反应就两极分化了,住在黄河故道附近的坚决反对。

因为他们家的地就在这里,黄河回归故道要冲毁他们家的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