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二发SCI(2 / 3)

力的期刊,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扩散出去。

提到期刊的影响力,就不得提到著名的‘h指数’!

目前而言,全世界期刊的影响力评估,一般都采用h指数法,即一个出版物中,至少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这个最大值就是出版物的‘h指数’。

h指数最高的期刊,毫无疑问就是当今世界的三大检索系统——S。

《自然》(Nature)的h指数为355,位列第一名。

《科学》(Sce)的h指数为338,占据第二名。

《细胞》(Cell)的h指数大约是253,之所以比前两者低很多,主要是因为Cell只收录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属于偏科严重的那种,虽然整体上比不过前两者,但在生命科学领域,Cell却要超过两者。

至于国内的期刊,一般都集中在十几到一百出头,由此可见差距有多么悬殊。

而即便国内最顶级的核心期刊,h指数也没能超过130,这与300+的SA相比,几乎就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在h指数中,200往后,每提升10几乎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国内最顶级的学术期刊有七个,统称为国内核心期刊,这其中则是以南大核心为首,北大核心和科技核心次之。

同时,这些国内核心期刊对于论文作者的审查也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北核要求作者最少得是二本高校的硕士讲师以上,而南核也要求作者拥有博士学位且是副教授职称以上。

这也是绝大多数高校,导师抢学生论文的根本原因。

反正给你你也发表不了,你资格不够,所以就把一作让给为师吧。

值得一提的是,张玉溪手中那篇核心期刊论文,他的名字就是二作。

当然,随着这种现象逐渐成为明面上的潜规则,很多高校在审查学生毕业、申博或者奖学金时,也会把学生的二作默认为一作。

“诶……”

江离不禁叹了一口气。

从本心上讲,作为一个夏国人,他是非常愿意把这篇足以改变世界的论文留在夏国的,可特么条件不允许啊。

他既非高校的硕士讲师,也非博士,更谈不上副教授了。

他只是一个研一的助教。

甚至在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之前,他的学历仅仅只是普通本科。

国内几乎所有的上升通道都需要论资排辈,而非能者居之,科研更注重人情世故,而非学术本身。

他倒是想投给国内,人家也不要啊,编辑一看你只是个本科学历,直接就pass掉了,看都不看一眼那种。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