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14章 又见歼10

第314章 又见歼10(2 / 3)

了两声:

“这架飞机能最多能给别的飞机加65吨油,一个大队12架飞机么……差不多吧。”

大多数情况下,空中加油并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把油箱完全补满,所以平均每架飞机5吨燃料绝对是足够了的。

“这飞机要是咱们自己造的就好咯……”

王炜看了看周围正在爬上爬下给飞机做检修和维护的差不多一个排的地勤说道。

最开始郑良群的报告中也提到过,完全国产的飞机,即便纸面性能相比进口飞机有一定差距,但综合考虑维护保障和出动率等各个之后,仍然会具备一定优势。

说到底,战争是一个拼消耗的过程,而自主生产,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无须担心被人拿捏。

“这有啥的。”

旁边另一个走过来喝水的地勤扶了扶帽子插话道:

“我刚当兵那会,伺候的飞机是C46,你们现在估计只能在电视上看见这种飞机了,有次我看一架飞机的铭牌,竟然是1943年生产出来的,当时我们机务大队长和我说,那架飞机飞过驼峰航线……”

王炜几人转过头,看到一名扛着三道粗拐的二级士官。

这基本上得有二十多年军龄了。

虽然再怎么高级的士官也还是战士,在指挥序列里需要接受指挥员指挥,但现在大家甚至不是一个军种,王炜几人又很是年轻,其中的说到自然也就少了很多。

“后来么,我调到其它部队,负责的机型也变成了国产的运7,再往后是运8,直到前两年换装伊尔76……这中间也就过了差不多二十年吧。”

“所以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我估摸着再怎么样,到伱们停飞之前,咱们国家也应该能造出和这个差不多的运输机了……”

……

就在海空军相关部队紧锣密鼓地准备给英国人一个巨大惊喜的同时,常浩南这边,在611所众人的鼎力协助之下,面向第一个版本歼10的喘振预测系统也已经进入了开发的尾声。

由于不可能临时改造AL31FN发动机,所以目前的策略只能是一旦发现有喘振先兆出现,就通过收油门和强制改平的方式来减少供油量以及进气畸变,从而避免进入不可挽回的喘振状态。

还不算完整版,但总归是能用。

尤其是在试飞过程中,简直是一道保命符。

华夏航空工业在试飞过程中损失的飞机里面,有一多半都是栽在发动机喘振上面的。

因此在完成了基本的控制逻辑之后,常浩南的阵地也从京航大学重新转移到了蓉城。

毕竟还是要整合进歼10飞控里面的。

于是,时隔几个月之后,在132厂的总装车间里面,常浩南又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