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68章 驱虎吞狼,安70和伊尔76

第268章 驱虎吞狼,安70和伊尔76(2 / 3)

过去的各自为战,给他的答复口径惊人地一致。

经过几天的了解之后,前者才知道是大毛那边新成立了一家集中负责对外进行航空装备和技术出口的公司,因此可以互通有无,分而治之的策略效果大打折扣。

怀国莫虽然没有在电报里面明着提出什么要求,只是询问常浩南对这种情况是否有什么想法,但考虑到其中多次提到了去年新歼8C的试飞对于十一号工程谈判的推动作用,字里行间隐含的意思其实非常明显——

小常啊,去年那个活,你能不能再整一次?

常浩南看着面前机要室主任给他留下的稿纸和钢笔,很想提笔写下两个字:不能。

人的能力是有极限的。

他能在短时间内把八三工程给搞定,是因为这个项目的技术难度对于现在的华夏来说属于跳一跳就能摸到的水平。

但是战略运输机。

对不起,这太离谱了。

不是先进与否的问题,光是“大”这个特征就意味着难度拉满。

结构设计历来都不是华夏航空工业擅长的范畴,别说200吨级,前世在设计40吨级的ARJ21时,都请了不少外援。

就算常浩南豁出去手里的科研点数真拿出来一个设计,172厂也没办法把图纸变成真正的飞机。

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重型模锻压机、蒙皮拉伸机、热压成型机、定向凝固炉、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

全都没有。

大飞机这个事常浩南也很想做,但是得慢慢来,不能想着一口吃个胖子。

他摇摇头,准备提笔想个比较委婉的话术表明自己确实做不到。

但是在他把抬头都已经写完了,准备落笔正文的一刹那,脑海中却突然灵光闪过。

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其实也未必完全没有机会。

大毛不行,还有二毛。

完全可以来个驱虎吞狼。

有个非常合适的型号可以用来推进这个计策。

安70。

作为主管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的副主任,怀国莫肯定知道这个型号。

但这个时代的人却未必知道其中一些细节。

安70的第一架原型机在1994年首飞,但在1995年的一次试飞中因为非技术原因跟一架伴飞的安72相撞坠毁。

安东诺夫几乎当了裤子才又造出第二架原型机,去年年末下线。

常浩南有点记不清这架飞机具体什么时候重新首飞了,应该在1997年四五月份的样子。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此时大毛那边还在完全自研但是要从头开始的型号图330和安70之间摇摆不定,要等到大概9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