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75章 喝水带来的灵感(

第175章 喝水带来的灵感((2 / 3)

结果没有问题之后就重新开始生产了。

所以也就漏过了小孔内壁加工存在的质量问题。

证据就摆在面前,既然有错,就得承认。

“回去之后,开一次全厂职工大会,这件事情,我们需要检讨。”

……

不过,611所那边对于涡喷14B要得很急。

毕竟涉及到飞发匹配的工作,而且还有已经表达过购买意向的外方用户给压力。

所以检讨之前,还是得先把问题给解决了。

回到410厂的当天晚上,首先召开的是一次小规模的技术研讨会。

“以目前国内的情况,要换用电液束流加工法,短期内肯定是没有指望的,所以,咱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电火花技术的基础上想解决办法。”

钟世宏开篇就定下来了基调:

“贺工,能不能考虑通过减小电流强度或者缩短脉冲宽度的办法,在加工过程中减小重熔层的厚度?”

坐在这里的都是老技术,既然问题已经确定在出现了重熔层,那么一些基本的原理还是难不倒大家的。

被称为贺工的中年人叫做贺涛,就是负责电火花打孔加工过程的工段长。

可惜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距离。

贺涛果断摇了摇头:

“涡轮叶片的材料加工难度本来就高,减小电流强度虽然能缓解重熔问题,但会影响到开孔的精度和位置,现在8个安培的电流,已经是我们工段经过测试之后,确定能维持加工质量的最小电流了。”

“至于缩短脉冲宽度,那不是我们能控制的,需要更换更好、更精密的电极,夹装设备也要更换……”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结论已经非常明显了。

如今这个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都是经过410厂几年攻关才拿出来的东西,上哪去找更先进的设备去?

制造业有时候就是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看着原理很简单的事情,想要落实在生产端,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突破。

“既然没办法在加工过程中减小重融层厚度,那就只能考虑后处理工序了。”

钟世宏看向了另外一位工程师。

对方轻轻咳嗽了两声,然后说道:

“我刚刚看了电子显微镜的检测结果,目前的0.2mm铰刀只能清除小孔内壁的毛刺和残渣,从重融层的金相结构判断,它的硬度很高,没办法通过机械铰孔手段完全去除。”

“另外,涡轮叶片本身就是对形变要求很高的薄壁件,机械铰孔过程难度很大而且效率很低,每片产品上光气膜孔就有上百个,如果对每个小孔都做一遍,恐怕没有100-200个工时根本打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