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6章 来自**的需求(为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4/8)

第116章 来自**的需求(为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4/8)(2 / 3)

是已经不再负责624所具体工作的刘振响也在这方面有了想法。

或者说,华夏的航空人,又有几个打心底里不想有一套适用于本国实际情况的标准呢。

无非是过去没这个条件罢了。

而常浩南自然也乐意见到这种情况。

毕竟这也符合他在重生之初所设立的目标——

通过给出关键技术和方法论带动整个华夏科研体系的效率。

全套跟航空工业相关的国军标要是让他自己写,那恐怕没个几年时间别想办完。

但如今常浩南只花了几天功夫,就撬动了一大批如刘振响这样的大佬投入构建自主体系标准的工作,效率自然要高出成千上万倍。

而且还能锻炼出一批新的科研人员来。

所以他最终还是以时间太紧难以抽身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否则上面说的那些岂不是全都不存在了。

“好吧,看来我们要少一个生力军咯。”

常浩南的拒绝并没有让刘振响过于失落。

他也清楚八三工程的进度目前肯定是当务之急。

况且新标准这种东西,难点其实在开头,如何让决策层下定决心。

而常浩南已经把这部分给完成了。

“不过老杜果然没有看错你,这才几个月的时间,你就能在航空器外流和内流两个领域都做出成绩来,说实话,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奇才。”

“哪里哪里……非要说的话,还是您之前在学校嘱咐我要关注发动机问题来着。”

听到这个回答的刘振响哑然失笑。

他当时确实有这么说过,但初衷只是为了完善一些数据而已。

没想到常浩南这么一关注,就差点把整个航空动力领域给搅了个天翻地覆。

不过,搅得好!

……

就在624所这边正在准备进气畸变试验的同时,同样位于川省的132厂内。

卢育英正在等待一批马上就要到达的客人——

****空军代表团。

实际上,他们对于611所、132厂以及带队前来的华夏航技进出口公司来说,都算得上是老朋友了。

1965年,担心印度全盘倒向华约阵营的美国拒绝了****在最紧要关头提出的军售请求,后者迫不得已转而采购华夏装备。

到1971年,包括出口和援助在内,华夏总共提供了230架歼6战斗机,在使用过程中收到了不错的评价。

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尽管****方面始终没有放弃从美国和法国采购先进战斗机,但歼6、强5C、K8和歼7P等华夏型号也一直存在于他们的装备序列中,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