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5章 解决方案【求首订!!!】(1/5)

第65章 解决方案【求首订!!!】(1/5)(2 / 3)

等到掌声逐渐平息后,杨奉畑才继续说道:

“为了尽量不耽误八三工程的试飞进度,我决定先让03号原型机按照之前的计划,下个月初转场到阎良,先进行不涉及带弹项目的试飞,而04号验证机留在112厂,准备进行改装。”

“考虑到这样一来,03号机已经不能算作全状态验证机,因此等到机翼问题解决之后,再利用备份零件制造一架05号验证机,与04号一起进行全状态验证飞行。”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相对比较充裕的时间对机翼进行改进了。”

几分钟之后,坐在杨奉畑左手边第一个的副总设计师柳明终于开了口。

“同志们,根据这几天试飞拿到的数据,出现副翼反效的原因不算复杂,还是老生常谈的附面层堆积问题。”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还是在机翼上横向流动最剧烈的位置增加一对翼刀。”

常浩南微微点了点头。

601所的工程师们果然还是选择了和后世一样的解决方式。

实际上从当下的角度出发,也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机翼上表面的气流会自动向翼梢流动,相应的,附面层也会逐渐向翼梢堆积。

堆积起来的气流最终会在翼梢分离,而这个分离过程会带来很大的剪切力,导致机翼发生明显的弹性形变,从而引发副翼效率降低甚至反效。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机翼上表面增加一对挡板,把横向移动的气流拦住。

也就是翼刀。

不过,还是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但是柳总,现在的歼8-3机翼上已经有两对翼刀了,如果再增加一对的话,是否有点……”

翼刀虽然简单有效,但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其工作原理本质是让前缘涡提早破裂,因此减小了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对于飞行性能也还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而且设计太多组翼刀在观感上也比较不好。

“是否可以考虑把三组小型翼刀融合为一组大的翼刀,就像歼6那样?”另外一个人询问道。

不过很快遭到了否定:

“那只能减少一点点重量而已,对升力和过失速能力的影响反而更大,对于歼8-3这么大一架飞机来说得不偿失了。”

激烈地讨论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仍然没有得到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方案。

终于,有人把视线投向了一直低头看着手中的报告没有开口的常浩南。

“常博士,既然是你发现了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会议室里逐渐安静了下来。

常浩南站起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