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帝国支撑者> 第五百五十四章 皇宫议事

第五百五十四章 皇宫议事(2 / 5)

的‘通晓兵法、谋略出众’且‘身家无碍者’,由所在官、司衙门和各军卫投保或者数名应试者具结作保后方可获准参加,今年由于边防紧急,故此才在年底进行武举,时间有些仓促。”

一时间,大臣们纷纷思索,这谢迁一番铺垫,到底要说什么?纷纷望向谢迁。

“然,此前六年前才举行过武举,时间间隔太长,各地并不重视武备,同时,如今这些参加武举的人员根本就没有经过乡试的甄选,是否会有些良莠不齐?”

大臣们纷纷点头,包括马文升这位现任的兵部尚书。

“既然是良莠不齐,入得这繁华京师,是否会惹事生非?那必然会导致京师治安的紧张,故此,我想,除却武城兵马司、锦衣卫及都察院负责外,马大人是否得让兵部对这些参加武举人员进行一番规范?”

弘治不断点头,众大臣看着谢迁也陷入了沉思。

“另外,我希望顺天府尹对这些武举参试人员进行登记归档,令其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令锦衣卫严查,甄选出其中心怀叵测之辈。”谢迁继续补充道。

“还有吗?”弘治微笑着问道。

“我想,让兵部令这些武者分类,从而将其分划整理管治,如此的话,即可更好地进行管理,不致令京师治安出现不可控因素!”

“刘阁老,你看?”弘治转向一位面色圆润颌下有白须的年老大臣道。

这位大臣名为刘健,字希贤,号晦庵。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内阁首辅。

自幼师从于薛瑄,于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登进士第,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少詹事,并担任太子朱佑樘(弘治)的讲官。弘治即位后,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后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弘治十一年(1498年),接替徐溥担任首辅,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刘健学问博大精深,敢于仗义执言,以天下为己任。当时太监李广因清宁宫火灾而畏罪自杀。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上疏说:“古代帝王没有不遇到灾害而恐惧的,向来奸人佞臣炫惑圣明皇帝的视听,贿赂流行,赏罚失当。灾异的积累,正是这些原因,现在所幸首恶消除,陛下开始醒悟,然而余恶尚未除尽,过去的积弊尚未革除,臣愿意奋发有为于政事,举荐贤才,贬退奸恶,赏罚分明。凡是所应当施行的,果断处置毫不犹豫,不再因循守旧,以免后悔。“孝宗正赞赏接纳刘健的意见,而李广同党蔡昭等随即取到圣旨,给予李广祭祀安葬和祠堂牌匾,刘健等极力劝谏,仅停祠堂牌匾。

由于他位高权重,朝中谏官有时候弹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