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抗日之幸存者> 第四二七章 军工

第四二七章 军工(2 / 4)

经在每天夜以继日忘我地工作。

“现在职工每个月工资六元,工人子女到工厂帮忙是义务的,都不算工钱;物价涨得厉害,我们只能靠煮大锅饭让大家勉强吃饱,每个月只有初一十五两天会有一些肉食,其他时候都是吃青菜竹笋之类。南京的口味和重庆不同,大家很难接受这边的麻辣,工人不少水土不服,在开工的前两个月很多人都是在病中坚持的,现在算是慢慢适应过来了……”在李承干的介绍下,曹小民才发现竟然在工人中有那么多十来岁的小孩——那些职工子弟。他们稚嫩的身躯和自己的父母一样承担着绝对繁重的劳动,但他们竟然是不算工钱的!

一个个瘦小的身躯,穿着大人的长衫,挽高了裤腿衣袖在车间里劳动的这些小孩看得出都很疲劳。他们每天要在工厂子弟学校学习,还要在课余时间到工厂工作超过六个小时!几乎在每一条生产线上都可以看到有很多四方板凳,就是给这些身高不够的小孩垫脚的,他们在这个幼小的年纪就已经在从事着危险的装药等工作。

在曹小民身边经过的一些小孩走到近处都可以看到他们脸色都有些苍白,头发显得枯黄,是长期的身体透支和营养不良的状态。

抗战,为了抗战到底还有多少国人在默默奉献、在无声战斗!?曹小民对李承干道:“多招些工人吧,把孩子们的工作时间缩短些,让他们更好地去学习和休息,他们是中国的未来……给孩子们开些小灶吧,每个星期保证有一顿肉食,这钱我来出……”

兵工厂竟然如此困难!曹小民是在参观完才知道的:因为经费有限他们招不了更多的工人,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他们只能拼了命地干活而且把职工子弟都用上了当义工,但他们在最近的一个大团圆节日中秋节里仅仅得到上峰六十斤猪肉的补贴!加上职工家属,每人仅仅得到大约两钱的肉食供应!

不到后方参观,曹小民真不知道原来国家为了这场民族存亡之战已经顽强坚持到了什么地步!兵工厂尚且如此,那些其它生产厂呢?这场战争的消耗是多少国人用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方式省出来的!?

曹小民想到了在中秋前夜的那一顿盛宴,同在长江边,这些为抗战付出最多的人们大概一年来连鱼的味道都没闻过几回吧!?他的心里暗暗惭愧,他开始觉得自己将军服胸前挂的那些勋章更加沉重了,那上边的每一点灿烂凝聚的又何止是军人的鲜血?

李承干爽快地接过了关于军工布局计划的编写,事实上这些在何应钦看来根本无从下手的东西对李承干来说几乎就是现成的;人家早就按照自己的梦想编写了这样的计划了,只是一直以来这对于李承干都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现在,有圆梦的机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