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抗日之幸存者> 第一七三章 年夜

第一七三章 年夜(2 / 6)

战士我这样很残忍,但这是伤员们对活着的弟兄最后的交代。”他再看看面前呆住的传令兵我来带队吧,教他们怎样当地雷……”

一个悍不畏死的老兵,一个铁血得近乎冷血的老兵这就是从南京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每一个都是这样?钟毅看着那群脸上古井不波的渡江英雄心底里竟然冒出一股寒意

“旅座、旅座……碧云大师求见……”从后边上来的传令兵竟然带着个和尚

“老衲和诸位师傅都想清楚了,有舍乃有得……佛祖让我等舍弃一身臭皮囊,祂又如何会在意那一身泥塑呢,将军就请移师清流关吧……”和尚说完就不再多言,只是一味数着珠子念着佛号……(写作随感:清流关前后原来庙宇林立,名木丛生,按照现《滁州地方志》的说法是毁于抗战兵火,但当年游玩至此,无论是当地陪同的干部还是本地所有老人都说其实基本毁于文革人祸,连年份都还记得一清二楚……唉,所以想还原历史颇难,很多所谓标准资料完全是杜撰啊)

本来钟毅原计划守关山就是要把主阵地设在清流关,但后来关前关后所有的寺庙主持全部出来跪请军队移师;钟将军可是个读书人出身,一向尊儒敬佛平时待人也是十分和气;虽则明知这样一来部队战损会很厉害,但觉得无论从个人对先贤的敬拜还是为了长期在安徽抗战的人心争取这样做都有必要,这才把主力全部改设在原计划的前哨阵地处。没想到到了危急关头,那么多的寺庙那么多的僧人居然会同意他以清流关古关城为阵,不禁喜出望外。

他哪群僧这一举动竟就是拜入夜那一顿莲藕汤所赐各寺庙都有派僧众参与了珠龙“年夜饭”的发放,他们眼见这支军队爱民如子,宁可浴血关山也不让难民被鬼子蹂躏,回到寺庙又见从庙前抬过的伤兵惨不忍睹;加上一直有耳闻鬼子所到之处便是连出家人也不放过,多有残害,于是一商量便同意了三十一军以清流关和各寺庙为阵地与日军周旋。

钟毅当下也顾不了许多,一听碧云大师说可以让他们以清流关为阵,马上就让传令兵去通知从珠龙赶来的一营马上进驻。

“让我跟着去吧……去劝服那些伤员……”那个跪在地上的士兵擦掉眼泪忽然站了起来我们的弟兄大多数没经过这样的血战,我怕伤兵们未必愿意去做地雷;如果我去了,阿爸会第一个抱上手榴弹……”士兵说着说着忽然泣不成声

还有条生路做父亲的却已经无法脱身了,父亲会怎样做?亲口去让父亲留下当活地雷——何等凄凉、何等悲壮、何等无奈在场的桂军将士无不垂泪

这一刻开始,八二三团的新兵们都不再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作战的菜鸟了,他们不知不觉间已经把心中暖的、软的都悄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