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宰执大宋> 第三五五章 沙门岛上的交易市场

第三五五章 沙门岛上的交易市场(1 / 5)

沙门岛之所以被民间传得如此恐怖,最主要倒不是因为这里关得都是杀人犯,而令人害怕,也不是因为劳役过重,造成劳累致死,更多是因为沙门岛不大而犯人众多,粮食、蔬菜、水源等供应紧张,岛上的看守基本每年都要找些由头处决一大批犯人。

因为刺配沙门岛的那些重犯,本来就主要是那些本来可以判处死刑而获得从宽减刑的罪犯,所以这找个由头处决倒也好找。

至于,为什么沙门岛的供给会一直不足,这事儿还得从大宋对于沙门岛这些刺配罪囚的口粮制度说起。

沙门岛上驻有一营的厢军,建有沙门寨,负责监管这牢城营中的罪囚。这些厢军在真宗天禧年纪,被提升为禁军。这一营的禁军是有朝廷供给的口粮的。

但是被刺配沙门岛的罪犯的囚粮却经常没有着落。

因为大宋对于这些刺配的罪犯,是不提供口粮的,由沙门岛的一百余家岛户供给的。这些岛户把该交给朝廷的赋税,就地交给沙门寨,用以供给这些罪犯的口粮。

本来这个制度还是不错的!这一百余家沙门岛的岛户既免了去登州交赋税的跋涉,毕竟去登州还要乘海船,风高浪急的还不安全;而朝廷也免了往沙门岛运送口粮的麻烦,还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是,制定这个制度时,这进岛的囚犯人数少,根据岛内情况,审刑院额定刺配人数为三百人,意思是按规定这沙门岛牢城营的罪犯数量不能超过三百人。那时这个供养制度,自然算是合理的。

不过后来也不到是审刑院和地方官府没有沟通好,还是压根就忘了这个三百人的定额,反正各地官府刺配发往这沙门岛的囚犯越来越多,实际刺配来沙门岛的犯人比三百人的定额成倍增加,远远高于这三百人的定额。

一百余户岛民供给三百罪犯的口粮已是极限,再多了他们也拿不出。再说,他们所交的赋税也是有定数的,多了他们也不会交。

因此沙门岛岛民的赋税冲抵的口粮,自然根本无法供给人数众多的罪犯口粮,结果也就自然而然的造成大批囚犯饿毙。

大宋一些有关官员的官员自然也有发现此事的,也有很多官员曾多次上书请皇帝解决,但很是奇怪,在一向号称亲民的大宋朝廷,竟然对这沙门岛却一而再的不管不顾,这沙门岛口粮不足的情况,竟然到如今也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视察沙门岛的官吏回京后,报告真宗皇帝说,沙门岛口粮奇缺,刺配去的犯人大量饿死,请求皇上恩准给沙门岛的罪犯配给一些粗粮杂食。

这完全是正当的要求,但却遭到了枢密副使马知节的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