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宰执大宋> 第二八三章 主考官王拱辰

第二八三章 主考官王拱辰(1 / 5)

司马光拿着那份卷子来到王拱辰的书案前,开口道:“主考大人,你看看这份卷子怎么样?”

王拱辰见司马光拿着一份考卷过来,不由的放下手中批卷的朱笔,很是和气的笑道:“呵呵,君实又看到什么好文章了?!”

王拱辰十九岁时便高中状元,随后又娶了前宰相薛奎之女,可谓少年得志。其做官后,也是一路平步青云,未受什么挫折,因此以前很是有些轻狂。

在“庆历新政”时期,王拱辰坚定的站在守旧派一边。

本来两派相争为得是国家大策,跟德行不牵扯,毕竟朝臣们有不同的治国理念,互相政治理想不同,有所争执,也无可厚非。两帮大臣互相攻击,做君子之争,实在跟德行没什么牵扯。

但是在这期间,王拱辰却有两件事做得不光彩,一件被当今官家斥为“沽名”,另一件则“为公议所薄”,所以他在文官士大夫中其口碑一度很差。

被当今官家斥为“沽名”,在因为在处罚滕宗谅问题。

庆历年间时,对滕宗谅处理的问题上,王拱辰认为朝廷对其罪行最后“止降一官”处理太轻,觉得“宜施重责”,强烈要求朝廷重重处罚滕宗谅。官家赵祯一开始不听,“王即家居求自贬”,使出要挟手段,以致“乃徙宗谅岳州”。仁宗对王拱辰的态度很反感,“敕拱辰赴台入见”,且批评他们说:“言事官第自举职,勿以朝廷不能听为沮己,而轻去以沽名。”是以,有了王拱辰好“沽名”的说法。

当今官家赵祯为人冲和,很少有直斥大臣之非的时候,对王拱辰说出那样的话,显然是对王拱辰已经很是反感,才说出口的。

后面的事情,是因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倾范仲淹,为公议所薄。

君子党的王益柔参加苏舜钦在进奏院举行的宴会,醉酒后作《傲歌》,有许多不当之言。被守旧派的抓住把柄,穷追猛打,从而形成“庆历新政”失败的导火索。

最终范仲淹因为是王益柔的举荐人,在被守旧派的攻击下,被迫自请外任,从而导致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夭折。

在这期间两帮朝臣相争本来也算是无可厚非,但是王拱辰这期间却表现有些过于兴奋了,他揪住王益柔的酒后失言,“攻排不遗力,至列状言益柔罪当诛”。

反正就是用力很猛,非得让朝廷杀了王益柔才罢休。这自然引起了君子党人的强烈不满,就连守旧派的很多大臣都有些觉得他太过分了,这等赶尽杀绝的事情,让大部分士大夫厌恶。

其实大宋的士大夫争斗讲究一个“君子政治”,也就是那些斗争失败的,你自请外任便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