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包子(1 / 5)

1988年底,B市。

没有遍地高楼大厦,没有街上车水马龙,近三十年前的首都还保留着原本的古朴,人们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在严格的户籍制度管理下,外来人口也少得可怜。人们的收入水平远没有今天这么高,微薄的工资却也能支持着一家人的温饱。

物资仍然显得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对肉食有种情节,摆脱计划经济僵化的体制,买东西终于不需要再拿一堆一堆的各种票了,但是供应的物品与人们的需求之间,还是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位于羊肉胡同的王记包子铺在凌晨四点外面一片漆黑的时候点起一盏孤灯,昏黄的光在微曦的清晨带着几分魅惑的味道,有节奏的剁肉声叫醒了附近沉睡的居民,他们并不因此懊恼,而是半眯着眼躺在床上等待着。等不及天光大亮,当王记包子铺上方的烟囱终于冒出袅袅的清烟,包子的香气渐渐散开后,他们终于被肚子里的馋虫勾得离开温暖的被窝,在冬季的寒冷中深一脚浅一脚地纷纷出门,到包子铺门口排队,生怕来得晚了,再吃不上美味的包子。

王记包子铺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整天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干什么都慢吞吞的,而且性格怪异,每天生意好得顾客盈门,偏偏就是不愿意扩大生产,死活不肯多雇个人来帮手,就靠着他自己慢手慢脚地忙活,香辣可口的纯肉大包子啊,一天限量供应500个,任你在B市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来得晚了便明天请早,绝无例外。暗地里不知道被多少爱好美食的老饕鄙视个半死,这么好的手艺,放着钱都不挣,真是个老顽固。

11月29日,与以往没有什么区别,王记的香辣纯肉包又一次在刚出笼就被早就垂涎三尺的食客们抢购一空。刘婶家住在两公里以外,天天早起过来排队买包子可是要费不少工夫的,而且这包子每天都吃可也是笔不小的支出,以他们家的经济实力,还没富裕到能天天管饱的程度,所以刘婶一路骑车回家的时候,可是一边流口水想要多吃几口这美味,一边又深恨一个破肉包子,干嘛做得这么好吃让人欲罢不能,不过想想家里边爱吃包子的小孙子,便是这家店再远些再贵些,为了孙子她还是会来买的。

刘大壮从自己的奶奶出门那一刻,就趴在门边上眼巴巴等着她带着好吃的包子回来,伸得脖子都长了,好不容易远远看到奶奶骑车回来的身影,他一个箭步蹿出去迎接奶奶,额,确切的说是迎接好吃的大肉包子。

“哎呦,我的小祖宗,这大冷天的你怎么跑出来了,仔细冻着。”眼瞅着一团小小的身影从自家门里朝着自己飞奔过来,刘婶急忙捏紧车闸,生怕碰到她的心肝宝贝,嘴里虽然埋怨着,一双眼睛中流露出来的关切十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