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天下>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个条件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个条件(2 / 6)

饮而尽,李庆安又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对众人高声道:“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州县使君,请听我一言。”

大院里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一齐投至李庆安身上。

李庆安提高声音,缓缓道:“关内道自古是北方游牧民族入关中的必经之路,自汉以来,匈奴、突厥、回纥,以及五胡乱华,都给关内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两年先是回纥入侵,现在又有范阳狼兵西进,屠城杀戮,村镇中鸡犬不闻,然朝廷羸弱,不能发兵救各位父老于水火,李庆安身为大唐宗室,每念于此,心中愧疚万分,这次我受圣上册封为关内道安抚使,这就是圣上将关内道托付给我,我绝不会负圣恩,也不辜负各位父老乡亲的期望,所以我决定在关内道暂时驻兵两万,为关内道北御草戎,东拒虎狼,这两万人都是安西精兵,素来军纪严明,但为了防范个别士兵对地方无礼,我决定在庆州安定县设立军纪监察司,由安西监察署直管,安西军只要有任何违法犯纪的行为,各位乡亲尽管前去投诉,安西军规森严,必将严惩不殆!”

李庆安说到这,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官员们的掌声大多是一种应酬,尤其是州官太守,看问题较深远,他们听懂了李庆安的言外之意,他的军队不会离开了,安西军的势力将正式延伸到关内道,这个消息有人欢喜有人忧。

而两百多名乡党的掌声却热烈得多,明显出于内心的拥护,这些父老乡亲都比较朴实,他们不会在意李庆安在关内道驻兵的目的,朝廷权谋斗争和他们无关,他们只希望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来保护他们的安全,安西军击败了凶悍的安禄山军队,无疑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倚靠,现在李庆安宣布在关内道驻军,又严申军纪,使这些老人激动不已,竟一起欢呼起来。

李庆安笑着摆摆手,院子里又安静了下来,李庆安又继续道:“安西路途遥远,粮草后勤供给困难,所以我不可能多派军队,最多只有两万,而两万军队主要驻防北部边境,防御回纥再次南侵,这样一来关内道腹地还是显得空虚,安禄山虽败,但他实力雄厚,我敢断言,他会再次大举兴兵而来,以雪这次全军覆没之耻,如果他再率十万大军渡河西来,遭殃的还是各位父老乡亲,所以我决定,就在关内道招募十万子弟兵,我会将他们训练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在座的父老乡亲不再受安禄山的涂炭!”

李庆安的最后两句话说得慷慨激昂,使在座的老人们听得热血澎湃,掌声再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但十几名州官长史却面面相觑,招募兵容易,可是谁来养这支军队?李庆安自己也说了,安西运粮过来不便,这副担子无疑将落在他们身上,这时,泾州太守崔珣忍不住插口道:“赵王殿下,募兵养兵的钱粮该怎么解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