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铁血山河> 第135章 弃守江南

第135章 弃守江南(3 / 3)

张苍雄连夜组织的船只逃入了淮水。不过等到度过了大江,刘难尚这才发现,在自己掩护的百姓之中,居然没有石鼓书院的影子。后来询问了一下下面的将士,才知道石鼓书院的儒生们是一个没有北上。不过这时候的二人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辅政王已经下令楚见焕父子立刻率领着他的弟子前往天都圣京。名剑山庄和烟雨凝花宫的弟子向来是朝廷突击队的中坚,现在情况紧急,辅政王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这个忠实下属。而刘难尚则是奉命留在了淮水,一边协助张苍雄协防淮水,一边收容江南路北上的难民。

张苍雄和刘难尚的撤离,标志着朝廷正式放弃了江南路以及这里的一千五百万百姓。不过并非是所有的朝廷军队都已经北撤,至少江南路的八万地方驻军就全部留了下来。

江南由于地方富裕,而且南人的体格较北方稍弱,因此江南路士兵的战斗力向来是帝国最末而江南路的地方驻军更是被帝国称为鸡肋的脓包军队,养着是浪费军饷,但是解散了又有些可惜,毕竟这些都是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的士兵。然而在家乡遭受侵略的时候,江南路的士兵们也终于抛弃了自己身体上的柔弱和心态上的恐惧,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反抗东倭和极乐圣教的侵略之中。就这样,和石鼓之战并称为江南战役中最为悲壮的江州保卫战就此揭幕了。而在他们之前,则是石鼓书院三百名儒生和院主陆清流老先生的全体***。

石鼓书院位于江州城郊的石鼓山上,由于书院建立在这里,所以命名为石鼓书院。刘难尚的大军北上的时候,特地让人通知了书院的院主陆清流。不过这个老先生并没有接受安乐王的好意,而是明确的表示与江南共存亡。而在告诉了书院中的儒生们自己的这个决定之后,三百名儒生是义无反顾的站在了他的身边。在东倭的士兵踏上江南路的土地的时候,石鼓书院率先揭起了反抗异族的义旗。

不过石鼓书院的义军在全副武装的东倭和极乐圣教的面前,是太过的不堪一击。只是两天的功夫,渡边下文的大军就已经杀到了石鼓山下,然后将石鼓书院以及最后的数百名义军全部包围在了山上。

坦白地说,渡边下文还是很佩服这个石鼓书院的院主陆清流的。这个老人著书立说五十余年,门下的弟子不下万人。即使是在东倭,许多人也以是他的学生为荣。最为可贵的是,这个人是真正的坚信众人平等,在他的眼中,从来没有夷狄之分。而且他在这些天的表现,也足以让任何一个神州子民骄傲。所以在包围了石鼓山之后,渡边下文依然决定率领着部下亲自登山看望这个传说中的老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