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仙侠小说>武道轮回纪事> 第三章 悲鸣

第三章 悲鸣(2 / 3)

到住所,却是在客厅开辟了一处练功的空间,只见他脱下身上的T恤,换上一套白色的练功服,站在一处窗前,两脚左右分开,距离比两肩略宽,却是扎了一个咏春拳中特有的二字钳羊马,这马步不同于常人所见,却是比别家武术姿势更高,两足尖分隔约一足半的长度,足尖的距离比足跟的距离略短,足尖与足跟形成一中文的“二”字,双膝内扣。

一般认为咏春是不入内家拳法范畴的,这不是没有道理,咏春拳法传承于南少林之拳法,与南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人甚至简单的讲少林拳法为外家拳,武当拳法为内家拳,持有这种说法的人,自然是更不把咏春算作内家拳。

甚至孙禄堂在其著作中也只将形意八卦和太极三种拳法明确称为内家拳,不言其他,故而后世之人对内家拳也只认这三种。

然而,孙禄堂同时也提出了拳不分内外,人分内外,善养气者为内家,不善养气者为外家之说,此一言,确为至理。

若说内家拳的发端,实际上不是中华原有之武术,当日达摩立少林寺传易筋洗髓二经方才奠定了那内家拳连体之基础,后来岳飞结合这二经,著有三经:易骨、易筋、洗髓。将三经又制成拳术,这才是内家拳之发端。

故而内家拳却是来源于古印度瑜伽之法,但却又迥然不同,这却是因为自古以来,一个民族的武学必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相勾连,瑜伽之法虽是神妙,却不为中华之仁人志士所取,反而经过明清时期,大批不愿为清廷效力的汉族饱学之士遁入山林,习武防身,汉家所特有的道家养生精神竟是渐渐影响了这武学的发展,到了最后,这异族之武学上竟然开出了一朵灿烂的国术之花,中华兼容并蓄之德,实在是非凡。

所以若说内家外家,只能说所有武学都发端于外家,但是随着武林代代大师之手,一日一日的钻研,却是青出于蓝,终于在这练气之术失传的中华,重兴了武道,鲁迅先生曾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此言,不是虚妄。

咏春自然也是一日一日的发展起来的,到了今日,却完全脱离了南拳的窠臼,甚至当年咏春的前身永春白鹤拳却也对今日之咏春没有多大的影响,咏春歌诀中开篇就言:招无虎鹤,法无五行。便是如此。

秦穆站了半个时辰桩,又打了一套小念头,练了一会木人桩之后,就停了下来,到了他今日却是不需要再如初学一般,日日勤练不辍,他如今确实将那拳术练入了骨子里,一言一行都是咏春之精神,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就是这等境界,若要再突破,却不在练,而在悟了。

他站在窗前,心中却是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