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六百四十三章 临行(中)

六百四十三章 临行(中)(1 / 7)

div

说着郑朗捧出一个锦盒,打开锦盒,取出一本厚厚的籍,说道:“这是臣所著的方略。(.)”

赵祯接过来,打开册翻看。

开始便是讲瘴气,想治理南方,绕不过去的坎。

产生瘴气的原因主要是动植物,特别是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地多雨水,气候chao湿,有毒的腐气不能挥发,沉淀于地表,人从上面经过,吸入毒气致病或死亡。

还有一种情况,南方多蚊虫,生活在这种恶毒的环境中,携带着大量恶xing疟疾病菌,往往一大团飞过后就象带着一团死气,人们被其叮咬,发生大规模的疟疾,因为认识落后,人们也称它为瘴气。甚至一度将吐蕃的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反应也称为瘴气。

后者居多数,郭逵南伐交趾,虽将交趾打得老实了,多有兵士死亡,正是中了后来的瘴气,也就是蚊虫叮咬产生的疟疾而死。但也不可以忽视前者,除了疟疾瘴外,确实存在着各种古古怪怪的气瘴。按季节分,为青草瘴,夏为黄梅瘴,秋为新禾瘴,冬为黄茅瘴,按症状分,又有冷瘴、热瘴、哑瘴等。依植物命名的桂花瘴、菊花瘴,依动物命名的有蚺蛇瘴、孔雀瘴、蚯蚓瘴、鸭虫瘴、黄蜂瘴等,还有瘴田、蒙沙、水瘴等。

瘴气发作时又有形与无形两状,有的灿如云霞,有的如浓雾,无形的多有异味,或腥风四起,或异香袭人,这些不正常的情况皆是瘴气。最可怕的是瘴母,初起时在林间灿烂如金光,she入半空,复坠下来,作小弹丸状,渐渐飘散若车轮状迸裂。五se遍野,香气逼人,这种瘴气里多含有巨毒,人受之轻则重病。重则死亡。

郑朗将这些瘴气分布区域以及各种形状一一整理,汇成地图,一些不明的地区加以标注,主要是来自官员的报告,还有前一段时间将治疗瘴气的大夫神棍巫医们一起集中得到的情报,部分有特务营斥候传回的消息。有的分布能确认,有的分布还不能确认。太广泛了。从福建到江西到川南,往南去皆有之。

当地百姓防备的手段,是饱食行路,饮酒,一为身体健康能抗得住,二为怯寒,其次夜息时尽量居于高处,不解开衣服。闭紧门户,有种种传说,实际有科学道理的。减少蚊虫叮咬,杜绝疟疾来源。

要么多喝凉茶,大约不是王老吉的配方,xing质差不多,滋养肠胃,多服薏苡仁,轻身辟瘴,或者多嚼槟榔子,也可以怯瘴。或者多烧雄黄苍术之类,薰除空气中有毒的毒气比例。后来明清时士兵多抽烟,道理是一个xing质,用烟叶燃烧的气体驱逐周边有害的气体,辟除瘴气侵害。

瘴气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南方c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