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九十三章 点将(中)

第二百九十三章 点将(中)(1 / 7)

第二百九十三章点将(中)

郑朗又下去一趟,好几天后回来。

不得己。九个知县当中,司马光与吕公著因为郑朗教导,政绩为突出,吕公弼、韩绛虽时有差错,总体做得不错。其他数人当中,刘知县任了好几年知县,也可,范镇、薛利和渐渐适应,也凑和了。连吴充在判官的职位上,渐渐有一些出se的表现。但是崔黄臣与苏舜钦主持两县大小事务,依然很吃力。

郑朗不得不再次过去替他们收拾烂摊。

也有一个好处,看到自己短处,苏舜钦惭愧之下,始终很安静,这是郑朗需要的,那怕一年过去替他收拾四五次烂摊也没有关系,只要不象他在京城那样,自以为是,胡说八道。

郑朗对苏舜钦还是很客气的,不捣乱,就是好同志。与他谈谈诗,谈谈字,交流一下心得,也是郑朗所喜。

敢情他将苏舜钦比作李太白,将自己比作正有作为时的李隆基,那时李隆基没有昏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一眼看穿李白,你还是替朕写诗吧,至于翰林学士的啥,别胡思乱想,这不是作诗,酒兴大发诗兴也大发,整天喝得醉醺醺的,胡乱的批奏,不知道会出多大的纰漏。

回到州衙,富弼说道:“朝廷邸报来了,徙环庆路副部署刘平为鄜延路副都部署,三司使夏辣为奉宁节度使、知永兴军,知河南府范雍为振武节度使、知延州。”

“果然是范雍啊,”郑朗叹了一口气,接着摇头。

“为什么?”

“术有专攻,知道这四字是什么意思,富兄,让你做一件玉器活,你会不会?”

“有诸葛亮、裴行俭……”

“别说,为什么我不是宰相?”

“你担任宰相……?”富弼忽然大笑起来,然后又看着郑朗,转来转去,道:“郑知府,你胡有没有长齐啊。”

“甘罗十二岁为相,我为何不能做相公?”

“那是特殊……”

“你也知道特殊,古今往来,有多少名将,又有多少儒将。书生打仗,莫明其妙。”

“此乃祖宗法制。”

“祖宗法制,太祖征江南两广四川用的是什么人?太宗征幽州因为急于求成,将士疲惫不堪,统筹不当而失败,可用的又是什么人?”

不但赵匡义,到宋真宗手中大型战役,依然用的是武将。

“文人啊,早迟不知天高地厚,沦落到九丐十儒的地步。”

“郑知府……”

“我在少年时,写了两个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