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隋软饭王> 37.朝堂的争论和李渊的无知

37.朝堂的争论和李渊的无知(3 / 4)

两口子口袋里的钱拿出来给大臣们分啊!

哪有你李渊这么劫富济贫的?不对,你这是劫我皇家,济尔等贪官。

杨素、宇文述等知道这精盐后面其实就是女帝的这些臣子,个个都像看傻瓜一样看着李渊。他们不信李渊查不到这盐铺后面的主子是谁?那李渊为什么要捅这个马蜂窝?这就是问题。

显然,女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李渊的目的是什么?绝不是单纯的为了一个盐业。所以,女帝久久的盯着李渊,并不决断。她在想,要是李睿知道了,不知道会如何分析此事?

“盐业专卖之事以后再议,唐国公久镇突厥,先着力想好在我朝远征之时,如何稳住突厥各部,不叫他来进攻。”

“臣遵旨。”

女帝对上官德容使了一个眼色,上官德容马上高喊:“又是启奏,无事退朝。”

等了一会后,女帝站起身,袖子一挥,走了。

上官德容赶紧对司礼内监一挥手,司礼内监的独特嗓音马上响起:“退朝。”

臣子们马上对着女帝的背影跪下行礼,口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朝的路上,杨素本来今天触了霉头心情不好,但他看到李渊居然要去抢帝夫李睿的生意,那好奇心是怎么都按捺不住。而且他平素和李渊也没什么利害冲突,还是能说的上话的。

于是杨素慢走几步,等李渊走近后,和他走了一个并排。他们地位相当,杨素是越国公,李渊是唐国公,都是国公爷。

只是国公是个虚衔,朝中官职杨素比李渊要高那么一级,所以下朝时杨素是走在前面离开的。

“唐公,今天这盐务的提议是如何考虑的?”

“哦,大将军,我没什么考虑,只是觉得这涉及百姓民生的必需品,且动辄获利巨万,税收必然可观。还是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才好。”

“那唐公可知这东都的精盐是哪家的买卖?”

“我问了一下,说是直接购买的店铺,那必是商贾之人,我也懒得去多打听。反正这么大的利益,陛下不会不动心。我这么一提议,多少都会有些功劳。”

“那是、那是,陛下一定会念及唐公的功劳的。”杨素把“功劳”两字咬的极重。

然后对李渊拱拱手,迈步就走。

不走不行啊,这不管唐国公说的是真是假,后面一定没好果子吃的。自己正倒霉,可不能再沾上晦气。

看着杨素像躲瘟神一样快步离开自己,李渊也有点心里没底。

这次李渊还真不是有什么政治目的。

他刚从太原回到东都,收到有人贩卖精盐的情报后,只是单纯的想给女帝提提建议,在女帝面前闹闹表现,从而在远征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