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74节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74节(3 / 5)

在场的很多人都了解动车,只有几个并非非常专业领域的谈判人员,对这个词语有所耳闻,但了解不深。

“vero时速是多少速度级的?”

这一次,回答的是谢雁,“对比了几家公司现有的技术情况还有动车组研发水平,以及技术转让的可行性,我认为,在现有的情况下,如果能拿下siemens的vero技术,将是我们这一次招标的最大成果。”

“vero系列已经很成熟了,而且是现在世界上一流的高速动车,siemens在01年时对西班牙出口了16列vero,列车最高运营速度可达到350公里每小时!”

京沪高速铁路争论了这么多年,但中长期规划一出来,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全世界最大的140列动车超级订单,还有华国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规划。

这些举动,就连一直推崇高速轮轨的周廊等人都有些害怕了。

进度不能用很快来形容,只能说是飞跃。

而谁也不知道,这样的飞跃背后需要付出什么。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国外公司手里把技术转进来,再自主消化,以此为基础,追赶世界高铁水平,发展华国的高速铁路网。

秦沈客运专线还是以200-250的时速为标准设计,已经算是华国的一项挑战,但现在上面跑的最快还只有一百多公里时速的列车。

而京沪线的野心很大,要直接追上国外的水平,建成300-350的水平。

日国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能向华国转让300速度级的动车技术,但siemens不会,只要价格到位,vero系列就能谈。

在谈的所有接触对象里,也只有vero系列符合华国现在的要求。

这可是三百五十时速的高速动车!而且,是世界顶尖的水平!

“就算是和日国的谈200速度级,我看周云他们也不轻松,”

谢雁从投影上收回目光,看向众人,“和siemens谈判,肯定不会简单,但在难啃的骨头,我们也要试一试。”

“siemens的技术很不错,我觉得可以。”

“四方也在接触,但可能是siemens态度问题,我看来往并不多。”

陆福问,“那么,日方和西兰方在我们这里,就算是出局了?”

“不,”

谢*谈判老狐狸*雁:“日方可以表面进行一下接触,alstom既然那么热情,也不能让人家伤心,而且他们的技术研发有缺陷,我们可以以此为条件进行谈判压价。”

alstom四方长客两边跑,南车北车两边约,既然它可以替四方刺激日方,未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