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72节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72节(3 / 4)

候,你还有个特别的技能——特别能说!”

谢雁笑得不行,“这也能算技能吗?”

“当然,”

张沉说,“很多搞科研的人才,其实不善言辞,也比较内向和沉默,而很多经常说的话人,肚子里的知识又不够,能找到一个两全的人人才,我可是费了很大的劲。”

而且,因为这几年的工作情况,谢雁很少呆在这里,没有靠山,没有派系,是一个绝好的人选。

“所以是有什么演讲任务吗?”谢雁也玩笑着问。

张沉摇头,随后看向她,问,“你会谈判吗?”

有几项技能,问她算是问对了人。

一是交通,桥梁和铁路尤甚。

二是说话,翻译和谈判最佳。

这不是老本行吗?

论谈判么,她已经是老狐狸了。

看着谢雁的表情,张沉就知道不离十,“我对你很有信心,这些资料,你先拿回去看看。”

他指着的地方,累了一摞的资料,比成年人的小腿还高。

谢雁问,“和谁谈判?”

张沉缓缓道,“和当今世界上,高速动车技术最顶尖的三个公司!”

第99章 与风同行20

看完张沉给她的资料,谢雁又用信息收集系统,调查了一下其他的相关资料。

一切的出发点,就是高铁动车组招标,标准是时速两百公里。

因为之前中华之星的经验,再加上新出台的计划,要加速发展高铁建设,所以更简单的一条路出现了——引进时速两百公里速度级的高铁动车组,采取对外招标的方式。

要知道,即便是先锋号,之前一年生产也不过8组,而这一次的招标,华国需要一百四十组!

这不是几列动车组的技术引进动作,而是上百组!

时速两百,数量一百四十列,满足华国第六次大提速和未来高铁建设的需求,就是这一次谈判的重点。

然而,上百列动车不是说着玩儿的,任何一家企业也没有能力能够将其全都消化。

之前和三院一起分离出来的,还有华国南车和北车,在南北车之下,有四五十家公司,且不说南北车之间的竞争关系,即便是同属一个集团下的分公司,之间也有自己的打算。

不只是铁路行业,其他行业也是,谈判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人。

因为公司太多了,很容易出现恶性竞争,谁不想要技术?但国外的公司,不可能会轻易把技术卖给你,卖过来的都是产品,核心技术还是在他们手里,比如沪城磁悬浮,即便是华国自己修建的商用磁悬浮线,但很多关键点,还是掌握在德国手里。

这些公司不想要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