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15节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15节(2 / 4)

林铸江给他们提出的难题,第一个,就是使用寿命。

这不是一项小工程,也不能是大跨径桥梁可以形容的,这是要在海上建一条空中飞虹,要在海上修路!

以往的内路桥,使用寿命设计大多都是五十年。

五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

但谢雁等人去参加国际桥梁与隧道会议,和国际上的桥梁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他们也看到了其他国家的桥梁。

那些桥梁,是都在世界桥梁史前沿的先驱者。

它们比华国更早挑战各种难题,更早面对各种天堑的阻拦。

华国是后来者,靠的是努力、勤奋和无数工程师、设计师和一线工人的拼搏,才换来了现在华国桥梁的辉煌。

在国外,对桥梁要求高的专家和设计师,对桥梁的使用寿命设计普遍定为一百年。

一百年后,或许桥梁的设计者们已经不在了,在他们的桥还在。

就像华国数百年,数千年前留下的那些桥梁一样,也许已经没人知道他们的修建者是谁,也许他们的名字已经被尘封进历史里,但他们留给这个世界的东西,却依然存在。

依然会有人经过这座桥,从路的这端,抵达另一端。

也许没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会知道眼前的桥,有多么美丽,多么便利,多么令人惊叹。

一百年后,或许东海的设计者们和工人们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留下的桥,却依然会留在大海上,成为华国腾飞路上的一块阶梯。

这样的想法,是设计组的每个人都赞同的。

她在和苏擎讨论的时候,也认为,如此重大的工程,百年的使用寿命并不过分。

谁不希望自己留下的桥,可以经历百年千年的风雨而不倒塌呢?

但这样的想法,是要付出代价的。

使用寿命翻倍,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

与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材料上,无论是外海的恶劣条件,还是使用寿命的延长,都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全新的材料难题和施工难题。

为了加快速度,林铸江提出来了一个新的方法——

先定工艺,再定方案!

以往修桥,都是先定方案,什么样的桥型,什么样的情况,再按照方案,去确定工艺和材料。

但现在,他们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难题太多了,多到恐怖的地步,在这些难题没有解决之前,是无法放进方案里的。

“什么时候攻克了这个问题,再把这个工艺,放进方案的考虑范围内!”这也是为什么林铸江找到他们两的原因。

他们来,不是按照图纸和要求,按照已有的方法,组合出一座桥。

而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