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14节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14节(3 / 4)

是有些不好意思。

他清了清声音,看了眼谢雁,才道,“也是运气好。”

如果没有那场比赛,没有那场大雨,没有那么巧,他们正好看见了那道彩虹——在他们最好的年纪,在他们正年少的年纪,就不会有之后的桥梁方案。

也许还会有别人造出彩虹桥,但远没有自己亲手创造,来的有成就感。

“浦江上是有彩虹了,”

林铸江说,“可东海上,还没有啊。”

两人几乎是同时明白了林铸江的意思。

一座连接羊山深水港和沪城,让沪城彻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航运关键性的枢纽中心的关键性工程——

东海长虹,

真正的跨海大桥!

在国内外,大部分所谓的跨海大桥,其实都是海湾大桥,修建在内海,风浪小,真正的外海,风浪汹涌,海浪最高可以达到十几米,海水对桥梁,桥体,会造成极其严重的腐蚀。

真正的外海,是遇到台风和风暴时,会变得极其恐怖的自然地狱。

汹涌的海浪被风裹挟着,以骇人的力量冲向任何海上存在的东西。

除此之外,要在如此深的海里进行打桩,本身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不是内海桥,不是海湾桥,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座大海上的桥!

谢雁在世界桥梁与隧道会议上做的演讲,就有跨海大桥的内容,她和苏擎都很了解现在国内外跨海工程的情况。

世界现在已经建成的跨海大桥,大多都是日国和利国等国建成的,日国是岛国,四面环海,因此,它所建造的跨海大桥数量也最多。

虽然是“跨海”,但最开始,只有一两百米,和普通的桥一样,只是他们跨越的是“海”,后来,日国建成了海峡大桥,跨过海峡,跨度1991米,成为当时世界第一跨度的跨海大桥。

华国的桥梁发展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每年,在华国都有成千上万座桥梁在修建,但即便是华国建造的“跨海”大桥,跨度也是在一千米到五千米左右。

这些跨过海湾,跨过海峡的大桥,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还差一点。

叫他们回来,既是因为羊山港,也不完全是因为羊山。

“羊山港一期工程计划修建时间为三年。”

林铸江说,“在一期竣工之前,我们要保证这座跨海大桥同时完工,以保证深水港第一时间投入运行。”

三年!

越江隧道以十年为单位。

意国的跨海工程,方案写了十年。

而他们,没有十年,没有五年,只有三年!

而且,因为非陆地和内海作业,受到外海风浪和台风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