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二百零七章 这些都懂了吗?

第二百零七章 这些都懂了吗?(1 / 3)

众人的反应赵似看在眼里,他停了一会,继续说道。

“还有金融,从贝壳到战国各国制钱,到鹿皮、五铢钱,再到交子,从本质上都是货币的流通,是金融行为。只是古人们没有搞清楚货币的本质——它是大家互相交换的凭证和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

“从刚才所言,我们看到货币的三个特性,一是流通性,二是价值,三是信任。流通性顾名思义,我带着钱,开封可以用,长安也可以用,北平也能用。价值,就是一元钱能换多少东西,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货币的信任基础,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钱为什么值钱?大家可以说一说。”

赵似现场抛出一个问题,然后随便指了一位举手的学子。

“因为作为钱的金银铜,是物以稀为贵。”

学子站起身来,接过秘书郎递过来的铁皮喇叭,颤抖着声音答道。

“很好!”赵似示意学子坐下,“超出朕的意料。朕还以为你会答,因为钱值钱啊!”

会场轰然大笑。

等到笑声消散到差不多,赵似问道:“大家不要笑,在场的是不是很多人心里的答桉就是它?”

“嗯,看到很多人的神情,朕就知道,没有猜错。”赵似笑了,“刚才这位学子动过脑筋的,认真思考过的。不错,非常不错。今天递纸条子的人,没有自愿标注名字的,不会去索要。但是每一位回答问题的,秘书郎都会记下他们的名字和学院班级。”

“但是很遗憾,还是答错了。物以稀为贵,这只是金银铜能成为货币的原因之一,不是货币为什么会值钱。货币值钱的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它可以随时随地能换到不同的东西。”

会场上又嗡嗡地议论开了,众学子们对于这个回答,意见不一,赵似等了一会,又提出一个问题。

“那么再提一个问题。某地发洪水,甲乙两人被困在一座孤山上。洪水预计要十几天才能退下去。甲带着全部身家,一千元银圆,五千元银圆劵。乙则带着十几张面饼。这个时候,甲的钱能换到乙的面饼吗?”

“能!”

“不能!”

会场上的人纷纷出声答道。

“有分歧了。那么我们修改一下条件,如果乙只剩下两张饼,甲还能换到吗?”

“不能!”

大多数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对了,这个时候换不到了。聪慧的人可能会想到,这应该是不同的条件,货币的价值不同。其实,这本质还是信任问题。甲换不到面饼,根本原因是乙知道,在那种情况,钱已经不可能再换到更多的面饼。他已经不再相信甲手里的钱还有价值!”

说到兴起,赵似离开了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