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盐帮(2 / 3)

然后从桌子上拿起一本账本,翻了几下说道:“根据往年的记载,山西的盐税是十税三,去年一共有差不多两百万两的税收,如果让本王来贩售精盐,可以比去年多上交一半的盐税,诸位觉得如何?”

刘景明瞪大了眼睛:“不可能,绝不可能。”

客厅内的其他人也都像炸了锅一样议论了起来。

多交一半的盐税那就是三百万两啊,那几乎是云州去年的全部税收了。

“刘大人,本王知道你也是一片报国之心,如果你还觉得有什么问题的话,本王可以亲自向皇上批准此事,不要忘了,这里可是本王的封地。”

朱桂见刘景明还想说什么,马上用话敲打他道。

刘景明盯着朱桂,几秒之后,愤然离席。

主事人走了,在场的其他人自然任由朱桂拿捏了。

于是他立刻以代王府的名义控制了整个大同境内的官盐系统。

第一个决定就是以后不需要再从山东运盐,而是从代王府向各盐商提供精盐和粗盐。

然后就是昭告府内各处,让所有的盐贩子都到官府登记报名,免除他们以前的罪状。

等会议结束,朱桂马上写了一封奏折,向朱元璋汇报了大同府境内的情况,并再次叙述了他的一些想法。

他并没有期待让朱元璋能同意他的想法,而是通过哭穷的方式把贩售官盐的权利拿到手。

这样就合法化了他的敛财手段。

负气而走的刘景明也给朱棣写了一个折子,添油加醋的叙述了代王在山西的所作所为,痛斥他的无能,希望借由这位燕王的影响力能让这位代王收敛一点。

这两封奏折还没有到达南京,而朱桂的政策已经在大同府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最高兴的自然是普通百姓了,以前他们买不起官盐,只能从盐贩子那里买一些便宜的私盐。

而现在这位代王掌控了盐道后,贩卖的粗盐不仅比盐贩子的盐质量好,价格还低了一半还要多。

这让他们如何不高兴?

其次就是那些盐贩子了,本来他们被徐膺绪的一番清理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现在有了代王的免罪政策,马上就有不少人去官府登记了。

至于那些剩下的盐贩子,眼见兜售私盐没有利润了,也都纷纷开始转行。

只有当地最大的盐帮还在坚持。

盐帮帮主胡世刀在同一天也主持召开了盐帮大会。

这些年来,盐帮靠贩卖私盐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因为胡世刀会做人,把盐道官员都打点到了,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官府的骚扰。

只是没想到这位代王来了以后,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此时盐帮内部因为朱桂的政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