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723章 诸马争槽1

第723章 诸马争槽1(2 / 3)

如荆南“高赖子”高季昌、后唐庄宗李存勖,都曾使用各种手段制造谣言,以求引起马殷的猜忌,从而将高郁诛杀。

马殷听到这些流言蜚语之后,不仅不怀疑高郁,反而“哈哈”大笑,对高郁说你已经让我们的敌人寝食难安了,敌人越是诋毁你,我就越信任你!

后来他的儿子马希声受到了荆南和后唐的挑拨,对高郁产生怀疑,便想杀了高郁,被马殷厉声喝止,马殷对儿子们苦口婆心地劝导,告诉他们千万不能杀高郁。

但马希声还是擅自将高郁杀害,先斩后奏。马殷知道之后,悲愤交加,急火攻心,险些昏厥,苏醒之后捶胸顿足,大骂儿子愚蠢混账。

后人还因此批评马殷护犊子,认为马殷只是嘴上骂骂,并没有处罚马希声。实际上,这件事充分暴露出一个现实问题:马殷被架空。别说处罚马希声了,马希声能够允许他自然死亡而不是帮他上路,就已经是大孝子了。

马殷的长子是马希振,此君“长而贤”,工于诗词文章,喜欢与高僧大德谈笑风生,权力欲很低。

马殷晚年宠爱袁氏,子以母贵,庶出的马希声也就得到了更多的垂怜,后来者居上,成为呼声最高的继承人。于是马希振主动辞官归隐,让出继承人的位置,出家当了道士。

值得深思的是,马希声同样死于公元930年,与父亲马殷同年去世。死的蹊跷。

著名的“吃鸡达人”马希声同志,过了两年醉生梦死的荒诞生活,每天都要吃五十只鸡,致敬后梁太祖朱温,在他爹的葬礼上,他还忙着喝鸡汤。

公元932年7月11日,马希声病逝,享年34岁。

关于马希范的排序,史书上的记载略有矛盾,先说他是马殷的第四子,又解释道长子马希振,其次是马希声与马希范且二人同日而生。那……马希范应该是第二子或第三子呀。总之,按照长幼排序的话,应该轮到马希范了。

马希范在群臣的拥护下,于8月抵达潭州,宣布袭位。

后唐对马希范表示了认可,任命他为潭州、朗州两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马希范上疏谢恩,并向后唐进贡。外交政策与马殷时期一脉相承,即称藩于中原,与中原王朝保持亲密的同盟关系。

起初,后唐对马希范的封爵是扶风郡侯,一年后,李嗣源驾崩,李从厚即位,封马希范为楚王;后晋建立后,继续对马希范加官进爵,到公元939年,加授天策上将军,允许开府,设置文武百官。

南楚位于四战之地,北面是荆南和中原王朝,东面是淮南,南面是南汉,西面是诸蛮夷部落,西北是后蜀,可谓是强敌环绕。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南楚将是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四战之地。马殷也正是利用这种交通的便利,大力促进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