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719章 再战福州

第719章 再战福州(2 / 3)

闽国的最终归属仍然是个未知数。

在泉州、福州等相继并入淮南版图后,泉州刺史王继勋给福州李仁达写信,联络感情,谋求建立友好的关系。

在王继勋看来,自己在前朝(闽国)是皇亲国戚、皇族宗室,而李仁达只是一个小小的禁军将领,若在几个月前,李仁达这小子见了自己是要下跪磕头的,现在是风云变幻,大家同朝为官(南唐)了,自己能主动屈尊,折节下交,以平等之礼待之,已经是很抬举李仁达了。

然而李仁达可不这么想。时代变了,大家要与时俱进。

首先,我是谁?我是“李弘义”,入皇室宗籍的正儿八经皇室成员,我是皇亲国戚了。您呢?亡国降将,丧家之犬。

其次,我是福州威武军节度使,看我口型:节——度——使!您是泉州刺史,刺史的干活。我比您高三级!小鬼。

再次,泉州是福州威武军的辖州,也就是说,我是你的顶头上司,直接领导。

总之,在前朝,我李仁达见了你王继勋,确实是要给您磕头请安,但是现在,截然相反,你得规规矩矩地给我跪下,叫声爷!

看到王继勋以平等礼节的书信,李仁达勃然大怒,派弟弟李弘通(亦赐名,原名史无记载)率一万大军,南下讨伐泉州。

实际上,“下属失礼”只是一个借口,领导也许会生气,但不至于付诸大规模军事行动。通过李仁达的外交努力,也可以看出这人还是有一定政治头脑、有一定心机的。

李仁达之所以南下泉州,是因为淮南还未对四州(福、泉、漳、汀)形成强有力的控制,这是李仁达扩充实力、割据称雄的最后机会。找个理由,将泉州等地实际控制,既可以利用地缘政治,通过吴越国、后晋、南汉牵制淮南,达到割据称雄、甚至复国(闽国)的目的;也可以为自己增加政治筹码,跟淮南李璟讨价还价。

总之,就是要在淮南势力对闽地形成有效控制之前,尽可能生米煮成熟饭。把割据变成既成事实。

面对汹汹而来的李弘通大军,泉州发生兵谏。

是兵谏,不是兵变。简单的区别:兵谏是褒义词;兵变是中性词,多数情况下是贬义。

原因是这位王继勋跟福州被杀的那位王继昌一样,很不得军心。发动兵谏的是“泉州起义”的领袖留从效同志,留从效现任泉州都指挥使,即泉州军队总指挥,他对王继勋说道:“李弘通兵力强大,来势汹汹,而泉州将士们都怨恨你赏罚不公,不愿为您卖命,您应该离开领导岗位,回家闭门思过!”

随后,留从效接替王继勋主持泉州事务,将士们欢欣鼓舞,士气高涨,一举击败李弘通。

留从效遂上疏李璟,汇报事情的始末缘由,并恳请李璟治自己的兵谏犯上之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