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653章 李崧之死2

第653章 李崧之死2(2 / 3)

崧也被提拔进入了枢密院、翰林院,一步步接近权力顶峰,开启了人生第二春。

只可惜,这位大佬名叫范延光。

明宗末期,朝廷讨论赴镇河东的人选,群臣争论不休,李嗣源怒甚。这时候,李崧提议派石敬瑭去。李嗣源最终采纳了李崧的建议。

李崧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二春竟然是这种打开方式。

石敬瑭非常感激李崧帮他脱离虎口、成就霸业,于是在称帝后先将他任命为户部侍郎,随后又拜中书侍郎,最后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宰相兼枢密使,李崧迎来了人生巅峰。

石重贵即位后,李崧又兼了“判三司”,集行政权(宰相)、兵权(枢密使)、财权(判三司)于一身。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正是在人生的巅峰之上,李崧铸就了日后的悲惨结局。简言之,他站错了队。

当时,杜重威与刘知远明争暗斗,互相不服。后来刘知远被外放到河东,而杜重威留在了中央,而且还顶替了刘知远的侍卫使头衔,也就是说,在二人的较量中,刘知远处于下风,皇上更信任杜重威。

于是,李崧便多次在皇上面前夸赞杜重威。不知杜重威是否“深德之”,但刘知远是“深恨之”。

在晋辽大战末期,赵延寿诈降,李崧则对此深信不疑,劝朝廷出兵接应,而朝廷派出去的就是被李崧大力推荐的杜重威。

结果是有目共睹的,赵延寿诈降诱敌,杜重威与契丹暗通款曲,携后晋全部主力精锐二十万人缴械投降,后晋就此灭亡。

耶律德光入主汴州后,非常感激李崧,公开表示:“吾破南朝,得崧一人而已!”拜李崧为太子太师。据说赵延寿在耶律德光面前盛赞李崧。

李崧究竟是不是契丹人的间谍?他与耶律德光、赵延寿、杜重威之间究竟是不是无间道?也许李崧只是很傻很天真罢了,但这将成为他走向深渊的助推器。

耶律德光北返的时候,让李崧全家跟随北上。耶律德光暴毙,李崧驻留镇州,镇州兵变,李崧与冯道等人回归汴州。而此时的皇帝就是被他排挤的刘知远。

刘知远因李崧站队杜重威而对他很反感,朝臣们也纷纷指责李崧是契丹间谍。所以李崧在后汉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直到被苏逢吉害死。

而李屿的仆人葛延遇,则是本案重要人证,他是污点证人,是揭发检举叛徒的功臣,得到了苏逢吉的厚赏。

京城百姓无不为之扼腕叹息。50人就想造反?皇宫里的侍卫、京城的禁军要以万计,还不算驻扎在京师的卫戍部队和地方协防驻军,用脚后跟想想也知道此事的蹊跷胡闹。

从此之后,官宦人家对仆从的态度开始变得畏惧,生怕他们会学习葛延遇,一时间,主仆地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