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599章 后晋亡国3

第599章 后晋亡国3(2 / 3)

历史评价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夸他的人说他有王佐之才、治世能臣,甚至连宋太祖赵匡胤都十分推崇桑维翰的治国才华;骂他的人说他是千古罪人,是卖国贼,是民族败类……

而在这种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中,骂他的占主流,时至今日,也是如此。因为桑维翰是“亲辽派”灵魂人物,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始作俑者。

所以骂得最凶的,是南宋。

为什么我们偏安一隅,尽丧北方国土?因为敌人太强大。

为什么敌人太强大?因为他们占有幽云十六州。

为什么他们占据幽云十六州?因为石敬瑭割让。

为什么石敬瑭割让?因为桑维翰的主张。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取代后晋的,是后汉,开国皇帝正是刘知远。刘知远也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参与者,所以在刘知远称帝之后,就要系统性地粉饰“河东战争”。

刘知远不能否定石敬瑭,因为他是石敬瑭的嫡系,石敬瑭是他的统治根基,否定石敬瑭就是否定他自己。所以石敬瑭必须不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的主谋,只能是被迫接受了下属、幕僚的建议。

于是,在史书就出现了这样的描写,说当时刘知远虽然主张勾结契丹为援,但极力反对割让幽云十六州,建议只给契丹一些钱财,雇契丹人当打手,而桑维翰则极力主张割让幽云十六州……

这样,石敬瑭、刘知远的形象光辉万丈,桑维翰则独自承担起了汉奸、卖国贼的骂名。

本书讲述客观事实,不刻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虽然介绍了桑维翰的治国才能,但我仍要说桑维翰是汉奸。无论最初动机是什么,凡是出卖祖国利益的,就是卖国贼,就要背负汉奸的千载骂名,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张彦泽的罪恶还在继续。除了抢钱、杀人,张彦泽还对后宫嫔妃打起了主意。

石重贵的宠妃——楚国夫人丁氏,皇子石延煦的生母,年轻貌美,被张彦泽相中,要把她接回自己家中照料。太后略微迟疑,张彦泽就破口大骂,然后强行掳走。

最讽刺的是,张彦泽在做这些暴行的时候,都会带着几百骑兵前呼后拥以壮声势,而他们所举的旗子上,皆题写着“赤心为主”四个大字。老百姓被这四个字气得发笑。

所有人都对畏惧张彦泽的残暴,而冯玉却如苍蝇见了翔,斜肩谄媚,巴结张彦泽,请求让自己来当运送传国玉玺的快递小哥,以便跟耶律德光搭上话,留给好印象。

冯玉把传国玉玺等信物送到耶律德光手中,耶律德光与左右仔细查验,发现无论是从做工还是上面的印文,都与史书中记载的不一样,不禁大怒,“这孙子敢拿山寨货来骗我!”

拿个高仿的我都不生气,瞧,连印文都不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