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594章 三大战役之滹沱河战役4

第594章 三大战役之滹沱河战役4(2 / 3)

瓦桥关以南;第二步,收复幽云十六州故土;第三步,彻底消灭契丹。”

然后宣布将蛮酋耶律德光列为国家A级通缉犯,凡是擒获耶律德光的,赏上镇节度使,赏钱一万贯,赏绢一万匹,赏白银一万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在商量北伐统帅人选的时候,石重贵提议让杜重威挂帅,李守贞为副。冯玉、李崧举双手赞成。赵莹选择了沉默,散会后,赵莹私下找到冯玉、李崧,大意是说杜重威此人言过其实、难堪大任,然而他的贪婪却像无底洞,这种人是不能重用的,特别是不能交给他兵权,建议由李守贞同志单独挂帅。

赵莹的提议被冯玉等“亲旧帮”一口回绝。

李守贞作为与刘知远、桑维翰一样的元老功臣,最初是遭受石重贵猜忌的。因为李守贞犯了一个忌讳,那就是自掏腰包犒赏军士。

自费打赏部下,把军队笼络成自己的私人武装,蓄养死士,绝对是军中大忌,特别是李守贞这样的身份,更容易引起石重贵的警觉。

某次,石重贵当面质问李守贞,说我听说你经常自掏腰包,犒赏你的部将,有这回事儿吗?

这是一道送命题,如果承认,那就是蓄意谋反,死罪;如果胆敢抵赖,那更是心虚的表现,死罪。

李守贞当然求生欲满满,他的回答更是堪称教科书级别:

“此皆杜重威尽忠于国,以金帛资臣,臣安敢掠有其美?”

短短一句话,不仅救了自己,还收获了皇帝和杜重威的好感。敲黑板,划重点:

首先,颠倒黑白。

皇帝并没有给“私赏军士”定性,没说这是“罪”,所以李守贞当然不能主动“招供”,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把“私赏军士”说成是为国尽忠,是功劳;

其次,狐假虎威。

拖人下水,拉垫背。这一招也很有讲究,目标对象一定是比自己名望高、地位高、影响力大的,最好是让皇上有所忌惮的,这样,即便上一招不成功,皇上非要治罪的话,老虎可以帮狐狸挡枪。

杜重威确实厚交李守贞,给他的金银财宝、武器铠甲数以万计。这就是政治游戏的魅力所在,同为“亲旧帮”,冯玉与杜重威对待李守贞的态度完全不同。冯玉将李守贞视为异己分子,予以排斥打压;杜重威则对李守贞暗送秋波。

道理并不深奥,因为杜重威属于“外官”,地方势力,而冯玉属于“内官”,中央势力。也就是说杜重威与冯玉既有共同语言,又存在利益纷争,虽然同属“亲旧帮”,彼此之间也照样是同床异梦,相互提防。

石重贵听到这样的回答,十分满意,当即给李守贞加了一道官衔:知幽州行府事。幽州代理执政官,他已经在地图上把幽州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