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577章 三大战役之阳城战役1

第577章 三大战役之阳城战役1(2 / 3)

经验教训,不再理会盘踞在河东的刘知远,而是集中主力,在河北开战。耶律德光把总指挥部设置在镇州以南、邢州以北的元氏县。

耶律德光的策略是先吃掉马全节、杜重威。只要契丹控制了邢州,就对于对马全节、杜重威完成了战略包围,因为太行山西面的刘知远肯定不会出兵救援,更不会允许他们的武装进入河东,刘知远是比太行山还要牢固的铜墙铁壁。

唯一值得石重贵庆幸的,是他非常明智地解决掉了青州杨光远,抚平了帝国东部。

面对来势汹汹的契丹大军,石重贵急火攻心,竟然一病不起。他原本是要御驾亲征的,因“不豫”的缘故,只能先派张从恩、安审琦等率军进驻邢州,撕开契丹铁骑的包围圈。

遥控指挥前线的石重贵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那就是未等开战,就命令张从恩等人率军南撤,以避敌锋芒。

刺刀顶着鼻子尖儿了,哪儿能后撤?真该让李云龙来给他上一课。

果不其然,大军刚刚后撤,就立刻失控,撤退变成了溃退,士卒们争先恐后地扔掉武器铠甲,四散逃命,失去约束的乱兵沿途烧杀抢掠,一直后退到相州。此时,后晋的军队已经混乱不堪,建制被打乱,成了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

契丹人还没动手,后晋就已经溃不成军了。

恐慌情绪迅速蔓延至后方,使得石重贵取消了新年(开运二年,945)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帝不受朝贺,不豫故也”。

石重贵生病是真,但不至于因此不受朝贺。此时的他正焦头烂额地进行军事部署。与第一次战役一样,契丹开局就推到高地塔。

石重贵命张从恩退守相州,调齐州防御使刘在明为相州留后,赵在礼退守澶州,马全节退守魏州,遣张彦泽进驻黎阳,诏令景延广率军守卫胡梁渡(滑州东北,黎阳之南)。

从双方的军事部署可以看到,主战场是邢州、魏州一带,后晋失去了定州、镇州等外围防线。

很快,滑州前线传来奏报:自正月初二起,截止到正月初四,相州烽火不至。

显然,相州的主动权也被契丹掌握,随时都有沦陷的危险。

石重贵诏令滑州节度使皇甫遇率兵进驻邢州,命马全节赴援相州,把战线向北推进。

与此同时,契丹人对邢、洺、磁三州发动攻击,“杀掠殆尽”,血淋淋的大屠杀。东昭义变成了千里无人区。随后,契丹军向东进犯魏州,魏州告急。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这天,大决战打响了。

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集结了全部兵力,总共数万人,在相州以北的安阳河南岸列阵,依托安阳河作为第一道防线。

皇甫遇、慕容彦超率领数千骑兵,向北游走,侦察契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