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575章 平定青州

第575章 平定青州(2 / 3)

前,朝廷为了维护灵州的稳定,每年要拨款六千万,从潼关以西向这里运送粮草、军饷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民众苦不堪言,很多人因此背井离乡,间接损失无法统计。而且羌、氐、党项等部族还经常抄掠过往商旅,朝廷不堪重负。

而冯晖到任后,很快就与诸蕃打成一片,少数民族停止了拦路抢劫的行为,朝廷也不用再劳民伤财地转运粮饷,当地百姓也得以耕种劳作,不仅不需要朝廷拨款、拨粮,这里自给自足,还能又盈余来供养军队。

冯晖又修建了不少仓库、酒店等设施,促进了当地经济,税收比以前多了,而百姓的负担却比以前少了。“多出俸钱,民不加赋,管内大治”,于是石敬瑭特意下诏褒奖之。

一年的时间,冯晖就通过边境贸易,从诸少数民族手中购买了五千匹战马,而且西北诸族全都心悦诚服,自愿接受冯晖的领导。而这也就引起了朝廷的猜忌,“朝议患之”。

冯晖实力壮大后,把势力范围延伸到了河西的凉州。天福七年(942)河西发生兵变,河西留后李文谦被驱逐,冯晖立刻派部将吴继兴进驻凉州,接替河西留后。

自五代以来,凉州就只是名义上归属中原,实际上节度使等职皆由当地人自立,中原王朝对这里的管辖名存实亡。冯晖到任灵州不久,不仅平定了灵州,又控制了凉州。而这,也是他遭朝廷猜忌的原因之一。

现在,“御辽十五将”名单出炉,现年51岁的冯晖表示不服,论资历、论战功,他绝对能排进前十!

是啊,可是……您是“范延光余党”,您在西北的工作很出色,出色到让朕忌惮……理由是有的,但都不方便摆上台面。“桑爱卿,你怎么看?”

这根本不叫事儿。桑维翰立刻起草了一份诏书送给冯晖,大意是:并非把您老人家遗忘,实在是因朔方乃帝国重镇,放眼天下,也只有您能镇守,最近还真在考虑把您调回内地,只是一时间找不到文武双全、足以接替您的奇才!

冯晖接到诏书,乐得合不拢嘴。从此之后,冯晖打消了对朝廷的猜忌和怨恨,而这份诏书也成为他晚年的精神伴侣,逢人就要拿出来炫耀,“看看,皇上说的,太对了!至理名言啊!”

后来(开运二年,945)冯晖请求移镇到邠州,朝廷同意。未等走到邠州,朝廷又将其改为陕州节度使,冯晖还激动地向朝廷献上一千匹马、五百头骆驼。

可冯晖很快就发现,自己被石重贵套路了,明升暗降的老套路。随后开始了努力的挣扎,这些故事,后文还会详述。

总之,冯晖因遭朝廷猜忌而被排除在“御辽十五将”之外。

9月,契丹对冀州以北的深州进行了试探性攻击,被击退。随后,契丹完全放弃了救援青州杨光远的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