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507章 石敬瑭的挣扎3

第507章 石敬瑭的挣扎3(2 / 3)

上奏,说如果把前朝的礼乐刑宪改为《大晋政统》的话,那么《尧典》、《舜典》也应该改名为《晋典》。

在给石敬瑭的联名上疏中,众人直接道破天机,指出来这么做是极为荒唐的,并且是“名不正”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石敬瑭立刻褒奖了19人,《大晋政统》也就此搁浅。

4.5钟鸣鼎食

天福五年(940)11月,冬至,石敬瑭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始用二舞”:

“帝举觞,奏《元同之乐》;登歌,奏《文同之乐》;举食,文舞奏《昭德之舞》,武舞奏《成功之舞》。”

周礼的规定面面俱到,无孔不入,繁文缛节,不胜其繁。如上文所载,吃饭的时候,要“钟鸣鼎食”,BGM不能乱用,迪不能乱蹦。再比如祭祀宗庙时,在同一场祭祀活动中,要切换N次,不同辈分的祖宗有不同的专属音乐。

例如朱温篡唐后,为四代先人立宗庙,四室各有专属BGM:

肃祖宣元皇帝室:《大合之舞》

敬祖光宪皇帝室:《象功之舞》

宪祖昭武皇帝室:《来仪之舞》

烈祖文穆皇帝室:《昭德之舞》

在中华文化中,“礼乐”严格来讲,不属于艺术的范畴,而是政治的范畴。所谓“古之王者,理定制礼,功成作乐,所以昭事天地,统和人神,历代已来,旧章斯在。”

自唐末以来,特别是后唐建立之后,皇帝基本都是不识字、没文化的武夫,不懂也不屑这套繁文缛节,于是荒废多年,以至于朝中竟然无人能理顺。比如前文提到,李从珂任命冯道为“司空”,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司空”究竟是个什么鬼。

于是,石敬瑭经过多年的苦心搜集整理,终于复古,打了一张怀旧牌,“重兴二舞”。

“典礼久废,至是复兴,观者悦之。”

有幸参与此次朝贺的刑部员外郎李象同志,亲身经历了周礼的复兴,无比激动,回家之后,大笔一挥,写了一篇《二舞赋》,作为新春贺礼,于天福六年(941)正月,进献给石敬瑭。

石敬瑭龙颜大悦,下令将之载入史册(帝览而嘉之,命编诸史册)。

4.6为前朝修史

中国历代都有为前朝编修史书的优良传统,也是证明本朝的正统性。

天福六年(941)2月,诏令户部侍郎张昭远、吕琦等人为大唐修史,由宰相赵莹为监修。

唐朝历史从唐高祖李渊到唐代宗时期的历史,基本保存完整,而唐朝末年的史料因战乱而严重缺失。

有意思的是,编撰武宗、宣宗两朝实录的最高负责人,正是“保研党”的大BOSS韦保衡。韦保衡就干了这么一件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