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500章 后晋建立

第500章 后晋建立(2 / 3)

“汉奸”、“卖国贼”的帽子了。

一句话,石敬瑭是想拿“幽云十六州”当胡萝卜,利用契丹这头傻驴。

耶律德光技高一筹,在PPT阶段就让石敬瑭的创业团队走绿色通道,直接IPO。让石敬瑭称帝,就等于落实了“卖国三条”。因为只有中原皇帝才能割让幽云十六州,一个河东节度使是没有这个权利的,所以呀,你小子先登基称帝再说。

石敬瑭称帝后,即便今后契丹人与赵德钧两败俱伤,即便他成功赖账,他也无法洗脱自己“卖国贼”、“大汉奸”的骂名了。所以他再三推辞,也是有这一层意思的,只不过被耶律德光轻松识破,逼他必须立刻称帝。

耶律德光9月出兵,并与石敬瑭会师,10月就册封石敬瑭为“晋王”,11月就逼他当皇帝。

清泰三年(936年)11月12日,在太原南部的柳林筑起高台,耶律德光解下自己的龙袍,披在石敬瑭身上,宣布册封“晋王”石敬瑭为中原皇帝,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

1,后梁与后唐存在着半年的叠加期,后晋同样与后唐也存在近两个月的叠加期。石敬瑭称帝的时候,晋安寨的张敬达仍在抵抗,李从珂的后唐朝廷也还存在。

2,石敬瑭登基称帝时穿的是契丹皇帝的服饰,而且是耶律德光解下自己的衣冠,并亲自为他穿戴。这是带有象征意义的仪式,表示石敬瑭的法统来源于契丹人的册封,石敬瑭不是“君权神授”,也不是“人民拥护”,而是“君权契丹授”。

3,在册文中,明确写着“……咨尔子晋王……所以余视尔若子,尔待予犹父也。”确立了后晋与契丹“父子之国”的关系。

4,石敬瑭称帝后,照例要改元大赦,他宣布改“长兴七年”为“天福元年”。“长兴”是明宗李嗣源的年号,李从珂登基后改元“清泰”,今年是“清泰三年”。石敬瑭此举也是一种政治需要,他要否认李从珂,因李从珂是靠非法政变而篡权的,李从珂朝廷是非法政权。

称帝之后,耶律德光亲自为他推荐了一个宰相——桑维翰。耶律德光意味深长地告诉石敬瑭,“你可要好好感谢桑维翰!”

石敬瑭称帝后,以赵莹、桑维翰为宰相,桑维翰还兼职枢密使;刘知远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桑维翰原本就是石敬瑭的头号谋士(掌书记),按照惯例,节度使称帝后,其掌书记一定是宰相或枢密使。既然金主爸爸亲口点名了,那就宰相+枢密使,够给面子了吧?

耶律德光之所以亲自推荐桑维翰,也不是嘴上说的那样,此人有才华并且对石敬瑭忠心耿耿,而是因为桑维翰是石敬瑭集团里最坚定的“亲辽派”,桑维翰可以说是石敬瑭亲辽卖国行动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