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487章 河东狮吼3

第487章 河东狮吼3(2 / 3)

卷入刘守光、刘守文兄弟的纷争,而惨遭刘守光灭门,当时年仅15岁的吕琦被父亲的朋友赵玉从刑场上冒死救下,隐姓埋名,一路乞讨逃入山西境内。

后来被庄宗李存勖提携,进入仕途,凭借扎实的学问一步步升迁;明宗朝,李从珂遭安重诲构陷,被软禁在洛阳,吕琦跟他住在同一条胡同,当时满朝文武慑于安重诲淫威而不敢接触李从珂,像躲瘟神一样躲得远远的,只有吕琦经常跟他来往,慰藉了李从珂那颗受伤的小心灵。

李从珂登基后,对待吕琦是格外厚重,拜为知制诰、给事中、枢密院直学士、端明殿学士。

李崧与吕琦,正直忠诚,学问深厚,深有远见。而他们也在末帝一朝得到了重用,也就是李崧对吕琦说的,皇上待咱俩不薄。

但这里有个常识性的误区,厚待或者说重用,与信任不同。领导重用你,但不见得信任你。

受到李从珂重用的文官还有一位马胤孙。

马胤孙是李从珂坐镇河中时的幕僚,软禁京师时,马胤孙不离不弃,坚定地伴随左右,之后又随李从珂赴镇凤翔。李从珂被他的忠诚所感动,引以为嫡系亲信。

等李从厚移镇的命令下到凤翔,李从珂召集众亲信商议。大家一致劝李从珂拥兵抗旨,唯独马胤孙背诵孔老夫子的名言,主张让李从珂听皇上的话。

大家纷纷笑他迂腐。李从珂虽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却知道他是纯粹之人、高雅之人、脱离了低级趣味之人、是个反三俗的人,便也没有责罚他。

李从珂称帝后,提拔马胤孙为户部郎中、翰林学士,后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帝国宰相。

所以马胤孙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收到了领导发的好人卡。领导知道你是好人,但不会把你当成心腹。

马胤孙精于文章,迂腐死板,而且软弱怯懦,他明白自己的这个宰相乃是“好人卡”,并不得皇上的真正信任,于是干脆“明哲保身”。

马胤孙在短暂的相位上,得到了“三不开宰相”的外号,意思是说他“不开口以论议、不开印以行事、不开门以延士大夫”。

一句话,占着人位儿,不干人事儿,尸位素餐。

那么别的宰相呢?

李从珂通过抽签的方式任命了卢文纪、姚顗。

卢文纪名过其实,“处经纶之地,无辅弼之谋”,每日的工作就是对自己讨厌的人吹毛求疵,鸡蛋里边挑骨头;姚顗呢,也是“在相位龌龊无所为”。

两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李从珂任用二人之后,就有些后悔,于是当面向卢文纪提出婉转批评,大意是说他没有尽到宰相应尽的义务。

卢文纪随即上疏顶嘴,说按照工作条例,我们五天一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