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485章 河东狮吼1

第485章 河东狮吼1(2 / 3)

效果是非常微弱的,除非他真的死了。

第三,是养寇自重。

这是所有镇边大将的老套路。石敬瑭能够回到太原,除了装病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帝国北部正遭受契丹的骚扰,幽州赵德钧与河东石敬瑭,是后唐帝国的万里长城,是后唐抵御契丹的不二人选。

石敬瑭、赵德钧非常默契,夸大契丹的威胁,以此为由不断向朝廷索要军饷、粮草辎重,还要求朝廷增派禁军协防。要钱、要粮、要兵、要权……

除此之外,石敬瑭还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把他在洛阳和其他各地的财产,全部运往太原,对外声称是为了补贴军用,抵抗契丹。

李从珂非常被动,明知石敬瑭、赵德钧是假借契丹壮大实力,对抗中央,却又不得不倾尽府库地支援他们物资粮饷。

两位边帅不断索求物资,对李从珂来说是釜底抽薪、雪上加霜。

李从珂登基之后,为了犒赏军士,先是搜刮百姓,强行征税,还提前征缴了未来五个月的税,把人民狠狠地盘剥了一通,致使百姓困顿。竭泽而渔,这还只是起步价。

李从珂登基当年(934),天下大旱,关西、河中一带最为严重,同、华、蒲、绛等州出现大量饥民逃亡;

旱情一直持续,史籍记载,到第二年(935)“(六月)京师大旱,热甚,暍死者百余人”,仅首都中暑而死的就一百多人,足见本次旱情之严重。

从九月到腊月,没有任何降水。到了年底,李从珂不得不驾幸龙门镇,亲自求雨祈雪。

而在第三年(936)4月,居然有“熊入京城捕人”的记载,首都大街上,熊出没。可见其萧条程度。

国库紧张,李从珂朝廷的财政问题伴随始终。在这样的窘境之下,石敬瑭、赵德钧还不听催促朝廷拨发粮饷,李从珂只能勒紧裤腰带,倾尽全力予以满足。

6月,石敬瑭奏:部队缺少粮草,部将安重荣请求去邻藩振武军蹭饭。

李从珂:准奏。

石敬瑭又奏:请允许我直接扣留怀州、孟州的租税贡赋,省得快递小哥先送到洛阳再运到这里,省省运费吧。

李从珂:好吧。

石敬瑭又奏:还不够呀,继续给钱给粮呀,契丹兵来啦!

李从珂:……

战争是吞金兽,石敬瑭是无底洞。怎么办?李从珂的智囊团想出一条“妙计”——政策性拨款。

简单说,就是把河东的钱粮给河东。

具体的操作步骤就是,允许石敬瑭向河东百姓征借粮食。说是征借,其实就是强征、搜刮。朝廷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允许石敬瑭对自己治下的百姓公开抢劫,抢劫不犯法了,自己动手吧。前提是:抢你自己治下的河东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