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452章 鸡踪桥之役2

第452章 鸡踪桥之役2(2 / 3)

在鸡踪桥大溃败时,董璋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于是就让自己的儿子董光嗣投降西川,以为董家留下香火。董光嗣哭道:“自古以来,岂有父杀而求生者乎?宁愿与父同死!”于是就跟董璋一起逃回梓州。

如今,东川内部果然出了叛徒,危急时刻,董光嗣悬梁自尽。

董璋顾不得悲痛,奋力跑到北门城门楼上,呼喊指挥官潘稠,平叛护驾。

潘稠答应着,呼叫了十几名贴身勇士,跑上城门楼,一刀砍下董璋的人头,又割下董光嗣的人头,一起交给了王晖。

王晖随即向西川献城投降。

赵廷隐接管梓州,封存府库,等候孟知祥;李肇则在这时才将东川信使斩杀,奏报孟知祥,表明自己“抗争到底”的决心。

王晖,初事王建,累有战功,王宗衍即位后,官至集州刺史。

集州没有水源,全靠外界补给输送,恰逢李茂贞攻打集州,将集州包围,断绝水道。王晖焦虑万分,只能求神拜佛,祈求出现奇迹,当晚,王晖就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位老人对他说,监狱底下有灵泉。王晖猛然惊醒,随后就在梦中神人指示的地方挖掘,果然挖出一眼泉水。

次日,凤翔兵认为集州无水,必然坐以待毙,满怀信心地等待接受集州投降。王晖命人把新鲜的泉水挑上城墙,然后向城下尽情抛洒,向凤翔兵展示。凤翔兵大惊,如意算盘落空,随即解除包围撤退。

王晖累功升至秦州节度使。前蜀灭亡后,王晖归顺后唐,被任命为陵州刺史。

董璋初议进攻西川时,诸将纷纷赞同,唯独王晖劝阻。董璋不听,以致今日之败。

王晖见董璋失势,遂发动兵变,斩杀董璋,向西川献城投降。

至此,西川凭借“鸡踪桥之役”的胜利,一口气拿下东川全境。

起初,两川交恶,互不往来,直至董璋因受朝廷威胁而主动向孟知祥示好,请求联姻结盟。孟知祥起初并不想答应,谋士赵季良为他分析利害,劝他接受,随后孟知祥命赵季良作为结盟特使出访东川。

赵季良与董璋也是旧相识,有托妻献子的交情。此番两川能够顺利结盟,也多亏了赵季良的撮合,所以董璋对老朋友赵季良充满感激,逐渐放松了警惕,推杯换盏之间,互诉衷肠。赵季良骗取董璋的信任后,也假意推心置腹,套出不少董璋的心里话。

史籍记载,赵季良“诈陈衷素”,而董璋则是“尽磬血诚”。董璋败给了这个渣男。

回到西川后,孟知祥问他有没有刺探到董璋的战略意图,赵季良如实汇报,为历史留下了一段对董璋最贴切、最露骨的评价:

“董公为人,豺狼之声,狗鼠之行,卒征暴敛,好杀恶生;其志刚强,不量人事;用兵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