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404章 潜龙勿用

第404章 潜龙勿用(2 / 3)

诰原本姓潘,潘金莲的潘,祖籍是湖州安吉县人,他爹潘某是安吉县小将,恰逢淮南入侵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他爹老潘为国捐躯,而他则被淮南大将李神福掠走,充作家奴。徐温去李神福家做客,一眼看中,于是提出要将他收为养子,于是这位姓潘的李神福家奴就成了徐温的养子,之后改名为徐知诰。

《吴越备史》还爆料称,徐知诰在称帝后多次写信给钱氏,提出要用淮南治下的常州交换钱氏控制下的吴兴,效仿春秋时的“祊易许田”。春秋时后,周天子将泰山脚下的一片土地“祊田”封给了郑国,祊田实际近鲁国而远郑国,而郑国旁边的“许田”则又为鲁国封地,于是郑国就提出用祊田交换许田。

而被史料引用最多的“李恪”,据《新唐书》记载,“无嗣。”人家没儿子,那“李恪之后”是咋来的?

唐朝宗室中其实有两个李恪,一个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另一个则是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

据部分史料记载,徐知诰一开始是想说自己是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之后,但是大臣提醒他,说这个吴王李恪是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而被杀的,虽然后来被昭雪平反,但终归是不妥的,不如认高祖李渊之子郑王李元懿为祖宗,于是,徐知诰就说自己是高祖子李元懿之后……

关于“徐知诰身世”的考证,历来是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课题,考证出的“真相”也是五花八门。

徐知诰究竟是不是唐朝宗室,已经无关紧要了,无论他姓李还是姓潘,都无法改变他成为南唐开国君主的事实。

我们抓大放小,还原一下徐知诰的身世:

徐知诰本姓李,徐州彭城人,家境贫寒,随父流浪,浪迹于濠州、泗州之间,因此有个小名,“彭奴”。浪着浪着,爹就没了,其父李荣同志在某年某月某日,因战乱而失踪。那一年,“彭奴”刚满5岁。

他爹李荣也很意思,据说也是个不务正业的主:

“不事产业,每交结豪杰为事。”——《江南野史》

翻译过来就是:不干正事儿,每天与不三不四的狐朋狗友们厮混。

据说他爹非常信奉佛教,所以人送外号“李老道”(李道者)。后来当地涌现出一个夏韶犯罪团伙,规模庞大,于是李荣欣然投贼,然后帮助夏韶攻城略地,“众至数千人”,在濠州一带盘踞,后被杨行密团灭……这也是《江南野史》的记载,这段记载于其他史书均有较大出入,不足信。

回归主线,试想一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5岁男童,孤苦伶仃,独自一人在濠州附近流浪、拾荒、乞食,何等凄惨!

当时,朱温的“向东看”计划正如火如荼的推进着,取得了骄人战绩,先灭了徐州时溥,又灭了兖郓二朱,青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