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216章 功成摘星岭,咎由大安山

第216章 功成摘星岭,咎由大安山(2 / 3)

看一看不服从朱温的下场。

李思安直抵幽州城下,此刻刘仁恭正在大安山上与成群的美女歌舞升平,城防空虚,几乎就要被李思安夺取。

被驱逐出门的刘守光率领手下人马进驻幽州城,登城抵抗,又派精锐部队迎击李思安。李思安失利,稍稍退却。

刘守光于是据守城之功而自称卢龙军留后,并派部将李小喜、元行钦率军攻打大安山。

两位将军不负所托,一举攻克被刘仁恭视为天险的大安山,将老帅刘仁恭生擒而回。

请记住李小喜、元行钦这两位将领,二人日后将有更大的作为,后文还会介绍。

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刘守光是通过武力篡夺的权力。刘仁恭的旧将、亲信中,凡是被刘守光讨厌的,一律处死。

刘仁恭的其余残部则四散逃亡,如刘仁恭的外孙王思同,率部三千投奔河东李克用;李承约率部两千人,投奔河东李克用;刘守光的弟弟刘守奇,先逃奔契丹,不久之后也逃往河东。

刘守光的哥哥——坐镇沧州的刘守文,得到幽州变故的消息后,痛哭不已,聚集兵马,说我们家生了这么一个大逆不道的畜生,我生不如死!然后率领大军北上讨伐。

刘守文与刘守光兄弟相争,起初互有胜负,但刘守光更加阴险毒辣,渐渐占据了上风。刘守文迫于无奈,联合了契丹、吐谷浑,请求支援。在外部势力的干涉下,刘守文逆转战局,眼看就要翻盘。

然而刘守文却在关键的时刻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单人独骑来到阵前,一把鼻涕一把泪,“泣谕于众曰:勿杀吾弟。”

两军交锋,刘守光手下大将元行钦一眼认出了刘守文,拍马向前,将刘守文生擒。沧州平叛军顷刻间作鸟兽散。

刘守文原本只是想作秀,甩掉杀害手足弟兄的锅,史籍记载他是“诈悲”,结果玩儿脱了。

很多年后,明建文帝朱允炆也曾告诫平叛大军,不要杀死燕王朱棣,不要让他背负杀害亲叔叔的骂名。朱允炆真该认真读一读史书,所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刘守光乘胜攻打沧州。刘守文的幕僚宾佐推戴刘守文之子刘延祚为沧州统帅,据城坚守。刘守光把刘守文推到城墙下,欲招降守军,不成,围城攻之。

前文讲过,朱温刚刚围攻过沧州,沧州城中断粮,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后来朱温撤军时,出于对刘守文的敬重,特意为他留下了几个粮仓,以赈济饥民。如今,兄弟相残,沧州再次遭围,城中再次上演人吃人的惨剧。

不久之后,刘延祚开城投降,之后与父亲刘守文一同被刘守光杀害。

先前,当刘守光囚禁刘仁恭后,罗绍威就曾给沧州刘守文写去书信,晓谕利害,刘守文亦担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