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212章 后梁新政

第212章 后梁新政(2 / 3)

但这有个卵用啊?唯一的用途就只能是逃避徭役。”

在当时,残疾人是享受免除徭役、减免赋税等社会福利的。朱温一针见血地戳破了披着孝道外衣的美丽谎言,什么哀伤过度,不过就是找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逃避徭役罢了,给朕抖这机灵?朕不吃这套!

朱温下诏:自今后所在郡县,如有截指割股,不用奏闻。

不算父母官的政绩了,没有朝廷嘉奖表彰了,也没有“最美孝子”、“最美儿媳妇”等荣誉称号了,更没有任何的补贴、奖赏,您爱割不割、爱切不切。

结果诏书一下,再也没有截指割股的“孝子”了。

其实截指割股这种行为除了给政府带来财政负担之外,也是一种不正之风。父母死了就要自残,无形中成为一道道德枷锁,绑架众生,政府决不能将此作为正能量大力弘扬。媒体要注重舆论导向,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别乱带节奏。

6,大赦天下

除了为前朝遭贬官员翻案外,朱温还特赦了“跋队斩”制度下的逃犯。

前文讲述朱温发家史的时候,提到过他设立的“跋队斩”制度,即给军士脸上刺字,如果某连队长官死了而手下士兵生还,就将士兵全部斩首;如果士兵战死而长官存活,就把长官杀死。简言之,战友们要么同生,要么共死。这项命令使得汴军的战斗力爆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临阵逃脱的现象。

然而弊端也是很明显的,一旦长官阵亡,士兵们就不敢回营,从而逃亡,而又因脸上有刺字,也不敢回家,只能啸聚山林,落草为寇。

“跋队斩”既提高了汴军的战斗力,又滋生了大量土匪流寇,使得境内匪患猖獗,反过来又影响到了朱温集团的统治。

所以朱温下诏,特赦“跋队斩”的逃兵,既往不咎,准许他们返回故乡。

7,减免赋税

连年征战使加重了百姓负担,朱温下诏,减免租税,让百姓休养生息,极大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于是人户闻之,皆忘其倦)。

8,追认烈士

追赠成汭太师,追赠杜洪太傅,立祠纪念,二人的子孙宗族享受烈士家属待遇,录用为官。

当初淮南杨行密侵袭鄂州杜洪,荆南成汭奉命支援,却因遭盟友背叛,背后捅刀。成汭兵败,投江殉节;杜洪被俘到淮南,坚贞不屈,一句“不忍负朱公”触怒杨行密,英勇就义。

朱温因二人“皆以忠贞殁于王事”,而将二人树立为忠贞典型,成为宣讲课的必讲事例,号召各地藩镇向成汭、杜洪同志学习。每逢朱温到部队中巡视、训话,也总要宣讲二人的忠义事迹。

另因成汭之姓氏犯朱温父亲朱诚之讳,故而赐姓周,所以有部分史书称其为“周汭”。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