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166章 朱温斩蛇

第166章 朱温斩蛇(2 / 4)

的武夫(禁军将领)。

之前,昭宗在“倒杨斗争”中亲自提拔了一位禁军将领杨守立,文官集团(孔纬)就对杨守立冷眼相待,颇轻之。足以说明文官集团对禁军将领们的轻视,禁军将领们对此很有自知之明。

文官集团自诩清高,满口仁义道德,难与共事。

因此,“三使相”一致抵制文官统领禁军,坚持接受宦官的领导。

昭宗辗转反侧,犹豫了两天之后,终于还是拒绝了崔胤、陆扆的奏议,任命宦官韩全诲、张彦弘分别出任左、右神策军总指挥。

如此一来,重回原点。禁军兵权仍然被宦官集团掌控。

崔胤输急了眼,竟然伙同首都市长(京兆尹)雇凶杀人,想通过不正当手段除掉政敌,谋事不密,计划未果。

不过,宦官韩全诲等人被崔胤的这个疯狂举动吓坏了,同时也认清了崔胤必除宦官的可怕信仰,在那一刻,景务脩、宋道弼、刘季述、王仲先等前辈的音容笑貌如走马灯一样,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惶恐不安的宦官们不得不求助于背后的靠山——关西集团,韩全诲、张彦弘曾做过凤翔的监军宦官,与李茂贞关系密切,所以他们秘密与之取得联系,通报朝廷形势。

凤翔李茂贞非常清楚,崔胤志向远大,不会止步于消灭宦官,在他得到兵权、消灭宦官之后,下一步就要拿地方藩镇开刀,而关西集团将会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击目标。

凤翔李茂贞与宦官势力唇齿相依,在长期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此时决不能坐视不管。

于是,凤翔李茂贞以维护首都秩序、清剿叛逆为名,带兵入朝。

昭宗晋封李茂贞为“岐王”。李茂贞留下了四千凤翔兵,宿卫京师,然后返回凤翔。

崔胤为求自保,也秘密劝朱温派来三千汴卒,宿卫京师。

凤翔兵与汴州兵名为保护京城,实则是监视朝廷,捍卫自身权益。因此双方驻军屡有争斗,京师气氛相当紧张。

崔胤招藩镇进京,与何进、袁绍招董卓进京何其相似!

与崔胤合谋反正的韩偓,就非常反对崔胤勾引藩镇入京宿卫,说这是引狼入室。崔胤虽然理屈词穷,但终不为所动。

数千藩镇兵,人数虽然不多,却是地方势力插手中央的危险信号,也是地方藩镇势力在中央的政治延伸,在小规模冲突的背后,隐藏着两大强藩的博弈。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举动,都有可能掀起轩然大波。

崔胤力排众议,一意孤行,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自认为是惊涛骇浪中的弄潮儿,殊不知他将玩火自焚。

【左勾拳】

朱温虽然称霸中原,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关东第一强藩,但他仍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