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124章 火烧扬州,水淹宿州

第124章 火烧扬州,水淹宿州(2 / 3)

队。

张训没有假公济私,也没有挖社会主义墙角,他以主公杨行密的名义馈赠了数万斛粮食给泗州。张谏对杨行密感恩戴德。

泗州归属徐州时溥的感化军。此刻,徐州时溥与朱温正打得不可开交,而朱温又是杨行密的战略盟友,张训的行为可以被扣上“资敌”的大帽子。

但是,人性的温暖常常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体现。

如同西川争夺战中,王建围困成都,粮食走私贩将粮食卖到城中,论律当斩。而王建却同情战火中的无辜百姓,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不对这种“资敌”行为进行阻挠,任由重要的战略资源——粮食,流入敌营;成都城中的陈敬瑄,也是如此。

唐末军阀之间的混战,几乎可以说是无义战,都是狗咬狗。能在战争中体现人性的光辉,给予敌人或敌对阵营中的百姓一点人文关怀,还是值得特别褒扬的,也让这段臭气熏天的历史有了为数不多的可圈可点之处。

孙儒以焚毁扬州大本营的做法向杨行密宣示:老子跟你丫拼了!

杨行密率军阻截,反被重重包围,幸亏有部将舍命相拼,才逃出一命。

朱温点派精兵勇将,派丁会、葛从周、霍存等人率部南下,声称援配合杨行密的军事行动。然而大军南下途中,靠近到宿州时,却突然对宿州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朱温瞒天过海,宿州才是他的行动目标。兵不厌诈。

宿州,是徐州的南大门,南扼淮南,北控徐州,素有“南北要冲”的说法。拿下宿州,就切断了时溥的退路,并且可以牵制住泗州的援兵,使徐州沦为一座孤城。

宿州在手,徐州我有。

在朱温的第一次徐州之战中,宿州望风而降,投降了朱温;当朱温初征淮南失利之后,又叛变回归徐州的怀抱。

宿州闭城坚守,任凭汴军如何挑敌骂阵,就是不出战。当缩头乌龟怎么了?当王八,寿命长。

按照汴军的军事计划,宿州必须速战速决,在徐州时溥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完成战略合围,切断徐州感化军的神经中枢,让其陷入瘫痪。

朱温焦急万分,多次催问宿州战况。

总指挥丁会更加焦急,召集众将商议破城之策。

葛从周献计说应该用水攻。

宿州城虽然壁垒森严,却是新筑而成,夯土结构的城墙最怕水浸,如果能以大水浸泡之,不出十天就可崩塌。宿州城外地势平坦,西高东低,通济渠大运河正好由西往东穿城而过,只要在城东截住汴水,宿州就会立刻变成湖乡泽国,不攻自破。

众将拍案叫绝,连称妙计。有人担心这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工期太长,不利实施。

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论着,唯独壕寨使刘康义低头不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