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123章 再收魏博

第123章 再收魏博(2 / 3)

魏博军对待李克用、朱温态度,是河北诸镇的典型态度。

当张浚联合天下藩镇讨伐李克用的时候,朱温以正东方面军总司令的身份再次向魏博提出借道、借粮、征调战马的要求,不出意外地又被罗弘信无情拒绝。

河北诸藩对中原事务不甚感冒,他们不愿插手中原纷争,更不愿被中原强藩吞并,一句话概括,他们的诉求就是维持现状,光荣孤立。

朱温与河北诸藩素无往来,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相反,李克用倒是屡次插手河北事务,干涉河北地区“内政”。河北军阀却又为何爱憎不分,甘心抖M?

因为维持现状、让李克用和朱温形成战略平衡,是河北诸藩繁荣稳定的基本前提。他们无怨无悔地偏袒“仇人”李克用,是有深层次的政治考量的:

如今,朱温控制了河阳地区,黄河的几个重要渡口均在朱温的掌控之中,又有东都洛阳作为战略纵深,所以北渡黄河袭击昭义地区、威胁河东,对朱温来说是手到擒来的;而对于李克用来说,要想袭击朱温,最佳的选择只有借道魏博。

如果李克用想要吞并河北,那么朱温绝不可能坐视不管,否则他将会面临被李克用三面合围的危险窘境。

也就是说,即便河北诸藩得罪于朱温,出于自身安危的考虑,朱温也会义无反顾地帮助河北。帮助河北就是帮助他自己。

这就是河北诸藩的政治博弈论。间于齐楚,夹缝求生。

让我们把地图标尺再放大一圈,东面的郓州朱瑄、兖州朱瑾、徐州时溥,南面的淮南孙儒、宣州杨行密……中原的几大藩镇势力均深谙此道。如果一方攻击另一方,被攻击方总能联合攻击方背后的第三方,围魏救赵;也总能找到自己背后的第四方寻求支援,唇亡齿寒。

明白了这个道理,唐末藩镇兼并的乱局就会瞬间清晰起来,所有看似杂乱无章、敌友互换的军阀混战,都遵循这条规律。这就是捋清唐末藩镇混战的金钥匙。

当魏博罗弘信再次拒绝朱温借道、借粮、征马的消息传来,朱温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拍案大笑,“罗弘信,你咬钩了!”

朱温认识到了魏博罗弘信对自己的威胁后,就谋划着一场针对魏博的军事行动,以消除这个隐患,却苦于没有正当借口。

正值朝廷对李克用四面合围,在谋士敬翔的谋划下,朱温故技重施,再次钓鱼执法。不仅要向魏博借道,还要征集他的粮草辎重,总之,一定要确保这些请求是罗弘信无法答应的。是的,朱温就是要罗弘信说“不”。

只要罗弘信敢说半个“不”字,那就是违背朝廷旨意,朱温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替朝廷铲除逆贼。

这年腊月,朱温调集重兵,在滑州完成集结,之后便渡过黄河,扑向魏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