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117章 倒杨运动

第117章 倒杨运动(2 / 3)

府探望、慰问。

这才是辞职退休的一般程序。

杨复恭用辞职来试探昭宗,假如昭宗按照套路,虚情假意地表示挽留,那么杨复恭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继续留在朝廷,调任凤翔的诏令也就随之无疾而终。

昭宗回答:赶紧滚!

昭宗痛快地答应了他的退休申请,连最起码的君臣礼仪、客套虚伪都不讲了。

接到准予退休的诏书后,杨复恭明白,君臣二人的关系再也无法挽回了。杨复恭派心腹张绾截杀了送诏书的使节,向昭宗示威。

退休后的杨复恭仍旧住在长安,宅院靠近禁军“玉山营”驻地,掌管玉山营的是其养子杨守信,杨守信时常登门拜见。

于是,有人指控杨复恭与杨守信图谋不轨,意欲谋反。

昭宗亲自登上安喜楼,集结禁军,命令杨守立、李守节率军进攻杨复恭的宅院,理由是杨复恭暗杀送诏书的使节。

“倒杨运动”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由政治博弈转入军事较量。

张绾率领家丁院奴拼死抵抗,得到消息的杨守信也急忙率部救援。杨守立等无法攻克。

驻守皇城的禁军将士摩拳擦掌,就等一声令下,就冲出皇城,借着攻击杨复恭的旗号,剽掠长安城东市和西市。这种龌龊事也是当时的潜规则了,无论是中央禁军还是地方藩镇军阀,无一例外是御敌无术、扰民有方,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抢钱、抢粮、抢娘们儿!

宰相刘崇望及时赶到,告诉他们说皇上亲自在街东督战,尔等是皇家禁军,此时应该去安喜楼报到,格杀朝廷叛徒,建功立业,万万不可贪图眼前小利,招惹骂名!

一番谆谆教导之后,禁军将士痛改前非,山呼万岁,在宰相刘崇望的带领下前往增援。

杨守信的部队见到大批禁军增援,立刻一哄而散。杨复恭在杨守信的保护下,拖家带口,逃往兴元府,投奔另一个养子——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

在秦岭、大散关以南,西川、东川以北,武定节度使杨守忠、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龙剑节度使杨守贞、绵州刺史杨守厚……广袤的土地紧密团结在以杨复恭为核心的“杨派”势力周围,武装自保。

吊诡的一幕再次上演:昭宗紧急叫停,刚刚起步的“倒杨运动”忽然被昭宗踩了急刹车。

对于盘踞在山南西道的杨复恭,以及羁押在西川的田令孜,昭宗皇帝均未采取赶尽杀绝的做法,似乎是想让他们流亡在外,自生自灭。

当我们把前前后后的史料串联起来,从头捋一遍,会发现所谓的“倒杨运动”应该算是“倒田运动”的2.0版本,是昭宗铲除宦官毒瘤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盘蓄谋已久的,通过对宦官势力施加****,把权力逐步收回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