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9章 徐州军乱

第9章 徐州军乱(2 / 4)

不敢说路不拾遗吧,老百姓终归还是能够安居乐业的,可以不必麻烦二镇之师……要不然,大人您就遣散二镇兵……也好为朝廷省下一大笔军费开销啊!”

王式频频点头,先对银刀军表示“同志们辛苦啦”,又说自己原本就有这种打算,二镇之师的任务只是护送自己到岗,既然已经送到了徐州,按理说也没有久驻之理,待等犒赏一番之后,就遣返他们回家。

银刀军欢欣鼓舞,精神稍稍松懈。

王式在驻地大犒三军。

三天之后,按照约定,王式集结起了二镇之师,穿好盔甲、拿好兵刃,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银刀军驻地。

银刀军被搞懵圈了。你们不是要回河南老家吗,不认路?

王式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军令也很简单,就一个字:给我杀!

“徐卒三千余人,是日尽诛,由是凶徒悉殄。”——《旧唐书》

社会你式哥,人狠话不多。

不得不说,王式是儒生中比较另类的一位。他从来不迷信什么道德说教,对于叛乱分子,他表现得更像行伍出身的武将,直接搞肉体消灭。不是都说徐州兵骄横难制吗?难制就不制,有一个杀一个,杀个干干净净。简单粗暴,行之有效。

他的凶狠果断,在平定裘甫之乱时就展现得淋漓尽致。裘甫及其核心成员穷极来投,他没有给予丝毫的怜悯,甚至不顾战场纪律,下令处决了二十多个骨干。

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对待百姓,他又像春天般温暖。

平乱之初,他不止一次地下达明文规定,严肃军纪,凡是被裹挟、胁迫或是无法生计而投贼的俘虏,一律当场释放,不准追究其过往罪过。军队所过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平定徐州军乱,王式只用了三天。

镇抚安南、平定裘甫、大破银刀军,成为王式的一生中最辉煌的三大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与此同时,大唐在与南诏的“安南战争”中屡屡失利,大唐被逼多次易帅,蔡袭、蔡京、康承训、张茵……依然抵挡不住南诏的强大攻势。

咸通五年(864),五月,朝廷想出一个一石三鸟的妙招:命徐泗团练使挑选三千徐州兵,赴邕州(今广西南宁)戍边。

银刀军被王式屠杀之后,漏网之鱼们死走逃亡,散落各地,成为流寇。朝廷多次下诏,说准许他们回家务农,既往不咎。但他们始终心怀恐惧,不敢归案,一直啸聚山林,做着打家劫舍的营生。

徐州土风雄劲,甲士精强,天下闻名。徐州一带的银刀军余毒、土匪流寇更是让朝廷伤透脑筋。

既然徐州兵战斗力爆表,与其耗费人力物力苦苦镇压,还不如化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